读诗随想录
(2020-12-04 15:34:50)
读诗随想录
一
世俗的日常生活写作,如果不以虚无为背景和取向,就不可能揭示人的存在,就不具有任何价值。所谓“虚无”,是“生”的迷茫、“死”的寂灭。正是在虚无阴影的映衬下,人间烟火才显现出某种爱的温热与美丽。……
二
当下现代人的灵肉纠缠的生存困境,如果不把观察点止干现在,我们都可以从古代人的个体命运中,找到遥远而又切近的明晰影像。他们境遇的坎坷和颠踬,他们灵魂的撕裂与弥合,仿佛在历史的流逝中循环上演,激溅出异彩而同质的生命浪花。然而,那漫漫的长夜中,总有诗歌的烛火,在人们眼前微茫闪烁,不论是明亮还是昏暗,总是烛照着那些默默而奋然前行的脚步!……
三
黑暗永远是真理的母体。事物的本质也总是埋藏于幽瞑之中。黑暗是孕育一切思想的源泉。但这里的黑暗不同于昏暗。昏暗是赤裸裸的光明的缺失,而黑暗却是光明的隐居之所。光明属于黑暗。这种黑暗有它自身的纯粹和清澈。正如荷尔德林在他的《怀念》一诗中所说:
然而,它递给我
一只散发着芬芳的酒杯
里边盛满了黑暗的光明
老子曰:“知其白,守其黑。”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