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华(1964-),当代女诗人,画家。出生于河北霸州,现居北京。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她前期诗歌是女性生命的咏唱。她珍惜那生命中“花蕊的芳香,她幻想自己的青春是“飞鸟,她追问“什么样的爱情可以不说活”?这些诗,犹如北方小河,映现天光云影、夹岸花草,流动,变幻,纯净而又凄迷。后来,她写作和提倡口语诗。没想到,竟酿成了一次“赵丽华诗歌事件。在诗坛掀动一场沸沸扬扬的论争。主要起因是她的几首口语诗。肯定者、赞誉者与否定者、贬斥者激烈交锋,如火如荼。这是一次由于社会的急别转型而引发的戏剧性的思想文化的解构、颠覆与重建。诗人倡导口语写作,话语简洁,风格沉着,以素朴的幽默和机智,勾勒人与世界的关系。如她的《衣柜》:“衣柜里的衣服/像是站着//如果我不去动它/它就这样直戳戳的//还好/没有肉体在里面”。你打开你的“衣柜”,衣服“像是站着的”,站在一片寂静中,如果“我不去动它”,它就静得“直戳戳的”,把物象写到了极致。这时候,诗人却突然来了个逆转,以庆幸的口吻说:“好在/没有肉体在里面”,这是一个发现,也是一个机缘。既然衣服里“没有肉体”,也就没有灵魂。这“衣服”就成了现代社会的“空心人”。有识之士评论:“在探求诗歌感性与理性、内在的复杂度与外在简约形式的切点上有超乎寻常的把握和悟性,写作姿态随意,自如,有时从容、淡定,有时又大胆、前倾。”
赵丽华,在风波过后,转向绘画。她的画,与她的诗出于同一本源,都凭感觉的新奇,凭心灵的触动,甚或凭生命底层潜意识的迸发。一幅幅画,都是她生命之树的伸枝展叶,摇曳多姿。也因此,以其奇异、空幻、神秘、悠深,给画界以强力的冲击,并参加过国内外各种艺术展览。 关于她,我们不说别的,只说她是一个了不起的中国女性,一个把诗与画玩得风生水起、月影惊鸿的女人。而诗歌事件作为一种文化艺术现象,这是一次历史的巧遇,千载难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