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诗人品评:霍俊明
(2020-11-15 07:44:09)分类: 诗人论 |
霍俊明(1975年-)当代诗人,评论家。生于河北丰润,现居北京。主要从事20世纪新诗史学与新诗理论研究。著有《转世的桃花——陈超评传》等诗学专著十余部。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写出了大量诗作。在他的诗歌中,乡村记忆始终是一个明亮的胎记,是一种灵魂关照的开始:“我把刚刚从田野抓来的/蟋蟀蚂蚱油葫芦蜻蜓一个个扔在火堆里/饥饿的乡村在一瞬间成了天堂”。即使是在远方,他依然可以看到乡村的痕迹与最初的记忆,那里面有生存的困境,有父辈们泥土下的卑微与希望,所以,“再次打开书页,哦——/里面全是黑色的蜂箱”。他曾经在一场大雪中看到一只兔子,看到过“一只化身人形的兔”,因而感怀生命的前世与今生。他在日常生活或行旅中,发现“有些事物替我们说话”:“松针是另一种时间”,“白雪”是“白色的虚无”,清明时节,“墓碑又一次醒来/它们也将再一次死去”,言说着生者与死者的交接与延续。他也曾发现“闪着亮光的一切/也正在悄悄磨损”,世事沧桑,一切都在变;而“鱼鳞在身上的暗处发亮”,揭示了宇宙生命的奥秘。在诗人的笔下,始终都有一种生命对不可承受之重与不可承受之轻的生命之感与哲学之思。也正因如此,他的诗才兼有学人的节制与来自生活现场的疼痛,这些元素在一起发酵,让他的诗行既有可感可触的生存细节,又有超越尘世的灵魂高蹈。他诗中总有一只“白鹭”的身影,在湖畔游弋,,孤高而矜持,鸣叫一声,展翅向还乡河上空飞去。这正是诗人的人格形象和他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