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诗人:顾偕
(2020-11-09 11:08:56)分类: 点评 |
我在黯淡的人群为你发光
真理千年不死
今日却依旧无处可寻
只有你还在为向往的磁铁颤动
在徘徊中永不落下枯叶
总在期待玫瑰还会
将华美的事件发生
你是这一刻一直需要丰富的花朵
黑暗都无法让你在自己
秘密的春天里低头
迟缓的事物爬满了你的一生
但你还是要寻求地狱的解放
使灰烬重新升腾为空气
火焰的旅行,首先
从梦想中开始
你是始终在与黑夜交谈的
光辉的思绪
人们不知怎样能于旋风中
阅读到你静止的灯塔
很多时候,你会被
没有闪耀的重复的世界淹没
邪恶的战绩同样也会
以错误的芬芳
为你披上
不知是罪恶的盛装
你的心和种子千年之中
有无数次孤独的遗忘
苍天在月光下居然看不清大地
猛兽把自己打造成了
华丽的秩序
流水以清澈又能拦截
什么样的浑浊
阳光在岩石的皱纹中又能如何
展示一切沉默的光芒
但你,确实还有不少需要
希望在贝壳里钻出加以说明
热情你有多少的喜悦
再能为明天带路
光明你有多少无穷的回忆
今日仍可让我充分相信
时间永远还是童年
死亡在梦中开花
苦难在白天
又变回平原
我在黯淡的人群为你发光
往我这里看,地平线
永远不会被庸碌的事物包围
时代总会有一两个天使
将以不在乎旗帜的光亮
日夜在渴望的人群中停留
他们的花园一直在
飞翔自由的颜色
他们不会多说神圣就是种尊严
惟有你意识到了生活再无忧伤
大道在心头,便会迎来
所有坚毅的神明
一个泪水的王国不可能
一直都能大笑
人民将以抬头说服自己的沉默
你关心的祖国,血液将以歌唱
重铸明亮的山河
2020-06-12午后于广州广垦大厦
一首变革年代呼唤光明的诗篇
——顾偕《我在黯淡的人群为你发光》赏析
苗雨时
这是一首在变革年代呼唤光明的诗篇!
任何历史、任何社会在其变革与转型中,都充斥着各种矛盾的纠结:一切都在变动,一切都在磨合,物质与精神,利欲与道德,群体与个人,否定与肯定,开端与终结,上升与下沉,形成了一股文化历史的迷雾和涡漩。迷雾与涡漩下,黑暗与光明缠绕,真理与谬误撞击,清澈与混浊相激,真假莫辨,善恶倒置,美丑杂陈……
这是对任何时代的变革而言。所以,面对此种历史文化语境,当年海德格尔在上帝死了之后提出:诗人何为?“诗人总体顺应了世界时代的命运。我们其他人必须学会倾听这些诗人的道说”。
诗人顾偕针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他的应答是:《我在黯淡的人群中为你发光》。你是谁?你是黯淡人群中不再黯淡的人,是一个理想的人文理性主义者,或许干脆就是改革家。我为你发光,也是我自己发光。你是我的希望,我是你的代言。那么,你有怎样的作为和理念,我就有怎样的发光和光芒!
首先是你自己真诚的“向往”,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你,执着如风中“永不落下的枯叶”,期待爱的“玫瑰”再次开放,你从不“低头”,永远在“梦想”中,高擎“火焰”前行。像丹柯捧着心,引领众人走出森林。
其次,你心性光明,头颅向着太阳,灵魂在暗夜里宁静如“灯塔”,不被世俗“重复”的庸常所“淹死”,更不会把“罪恶”当荣誉,披在自己的身上。你心灵的“种子”在“孤独”中生长,要让“月光”照彻大地,而打破野兽们建立的“秩序”。
第三,你激浊扬清,企盼“阳光”在“沉默”的岩石的褶皱里展示“光芒”,并让“贝壳”阐释人们的“需要”。你期冀“喜悦”为“明天”带路,而传统的“回忆”给予你曾经“光明”。这使你相信:时间不老,“死亡在梦里开花/苦难在白天/又变回平原”。一切重新开始,大地又涌动着生机和活力。最后,“我在黯淡的人群中为你发光”,让黯淡的人群猛然觉醒,眺望遥远的“地平线”,那是我们共同的理想。因为历史的规律和人民的愿望汇成的“真理”,总会召唤“天使”——伟人出场。他们不在乎“旗帜”,也不把自己送上神坛,一心为人们生活的“自由”和生活中“再无忧伤”。这是天地人心之“大道”。由此“勇毅”必将迎来“人民将以抬头说服自己的沉默/你关心的祖国,血液将以歌唱/重铸明亮的山河”!
这首诗,使我们想起了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普罗米修斯,他盗天火给人间。也记起了鲁迅先生所赞颂的“中国的脊梁”,他们“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所以,此诗既有浓重的中国时代现实的投影,也是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回望和打量,以此前瞻世界未来的可能走向。如此重大的社论历史主题,诗人却举重若轻,并没有多少政治、经济人们常用的话语,而是以独特的审美方式,运用具体的人文意象和深邃的哲理思维,架构起了寓言性的诗意的时空世界。具象而抽象,微观而宏观。一个看似普通的人物和事件,却概括和涵纳了历史的真理、人类的命运。一首短诗,运思如此精妙,政治审美化,审美政治化,语言平实而峭拔,意象切近而超迈,写得如此宏阔和大气,真可见诗人乃大手笔!
这一天她们拍打着月光
去看依然在黑暗中的母亲
她们没有装束的裸体点亮了夜空
河岸为什么还在蹒跚
奥菲莉亚的心沉浸在千年水中
仍在为谁不说话的颤抖
她们飞过高山就将遇见
自己并不快乐的繁衍
女人的生动仅是一个很小的世界
星星仿佛在被迫说出失眠的可贵
她们的爱在云中翻腾
永远是种理智
不愿认识春天的景象
什么领地的河流会站满岩石
阻挡她们温柔的前进
她们厌倦了大地虚情的缠绕
就想直奔自己
环抱着纯洁的远方
她们踩着心情的波浪
今夜就开始
在重现的澄明中漂泊了
不可思议是最有意义的追逐
她们就是因为怕苦行的伤害
现在不飞,今后会
跌入更多混乱的漩涡
你很难看到一种意象
躲在高处的欢歌
有些深度是要靠透明
来展示宁静的魅力的
少女耸立在我们梦中,永远
是对一种希望飞奔的凝视
她是一切完美诞生之母
她呼吸的气流能使阴暗崩溃
她的光就是自己
内心变幻的海浪
少女从天空飞过
眼睛就是她们到处都有的花园
有时我看到她们的泪水
会洒下许多沉闷的芬芳
她们仿佛是不要任何果实
就这么仓促地离开的
她们像是比鸟儿更知道
幸福的命运究竟在哪里
飞过无数不安飞过岁月的撞击
时间很容易就将把她们看作是
停下来也不再有
辛勤爱情的母亲
这首诗是对少女们的倾心而哲理的吟述与赞美!
《少女从天空飞过》,那么,她们是怎样的姿态和历程呢?她们以“梦的形式”,“拍打着月光”,以“裸体”的星光点亮“母亲”的暗夜。寻母,是生命的探源。她们展现于大地之上,飞越河流,河岸的“蹒跚”是少女们的游移,想起了千年前“奥菲莉亚”为爱而沉溺于漫长而忧伤的河水中,留下无言“颤抖”。是启迪抑或警示?其实,少女生动的“世界”是很小的,也很短暂。因为飞过年龄的山界,就是辛苦的生育、“繁衍”,繁忙、劳神和无尽的疲惫与“失眠”。她们的“爱”,永远是缺“理智”的云烟翻卷的“春天的景象”。
然而,她们的人生路上,仍有河中的礁石,“阻挡她们温柔的前进”,而大地上红尘漫卷的虚假的纠缠,也让她们“厌倦”。那么,什么是她们生命天际的等高线?她们要把握“自己”的命运,守护自身的“纯洁”,踏着内心的“波浪”,奔向诗和“远方”,在“”漂泊”中获致“澄明”,在“澄明”里找到人的尊严与价值。如果没有这种敬畏和勇毅,“现在不飞,今后会/跌入更多混乱的漩涡”。于是,诗人对少女们的飞行,陷入了冥想与哲思。他认为,任何表象的意涵都不是外在的,只有在“深度”的透视中,才能于“宁静”中澄明其独特的“魅力”。这样,“少女耸立在我们梦中”,她们的美与善就是:“对一种希望飞奔的凝视”,做“一切完美诞生之母”。她们拒弃“阴暗”,令其“崩溃”,而让自己的心灵之火照亮世界。所以,“少女从天空飞过”,她们满眼都是“花园”,即使是悲哀的“泪水”,也闪着“芬芳”的晶圆。她们的生命仿佛不是为“果实”的成熟而终结,其活力在于飞翔的过程,她们比“鸟儿”更知道“幸福”在前方。尽管可能有岁月的擦痕,她们也要自由自在地在天空旋飞、曼舞……
瓦莱里说:一首诗的艺术持久震撼力来自一种“理性的激动”。顾偕在《少女从天空飞过》这首诗中,以诗人哲学家,或哲学家诗人的身份,把“少女”们设置为诗的核心意象,运用人文理性主义的观照方式,切入人物群像,不但具有感性氤氲的亲和力,而且智性地揭示了她们青春的生命哲学。因此,这首诗,既是戴在少女们头上的花冠,也是挂在她们胸前的宝石的珠串!
一次又一次
如河流清澈的循环
如金色的太阳
在寂静中凝结
光辉缠绕着你一小部分身子
细微的刚强,就能
迅速赢得你的芳心
我献上了飞越在我灵魂的闪光
让沉默见证了一种
最美的亲切
这古老的圆圏
是否有太多坚贞的故事
还在继续成熟
当传说化为一种金属
在你手指无声的歌唱
我感到光在心情中默默活跃
一种真诚的坦露
始终会悄悄
传递在我们中间
如果爱情需要这样来浓缩
我愿所有的永世之物
就变作一样金色
或纯洁的花环
让厮守总能于梦里开花和飞翔
所有的重量,也不会
于时间中坠落
因为欲望没有黄昏
欢乐只认识永远
这是一首通过爱情信物写爱情的咏物短诗。
真正的爱情,只属于人类,它是遥远的先祖,是人类漫长的历史带给我们的一个礼物。因此,对爱情咏赞是中国诗歌的原型母题。《诗经·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汉乐府民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唐代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或许诺,或盟誓,或执着,或绵长,都是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而戒指的佩戴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最初是女性的装饰,后来演化为男女定情的信物,并在婚俗上一直延续至今。
顾偕的《戒指相传着爱》,就是这种原型写作。既承继古典爱情的传统,又结合现实有所增值,让同样一枚“戒指”,在原有根柢上放射出现代浪漫的华光。这首诗,一上来先写“戒指”的样态、质地和在男女间传递情感的效用。它是“河流”般“清澈”的环绕,凝结着“太阳”的“金色”光芒。你一戴上它,戒指“细微的刚强”,就能俘获你的心,而我的“灵魂”,也在静默的“闪光”里,见证与你的“亲切”:圆满、和谐,两情相悦,两心相知。
为什么一只小小的“戒指”会有那么大的魔力呢?因为“这古老的圆圈”隐藏着“太多坚贞的故事”。如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当垆卖酒,梁山泊与祝英台死后化蝶双飞,等等。“当传说化为一种金属/在你手指无声的歌唱”,一个巨大的温馨的气旋包围了我们,让“一种真诚的坦露”,把我们的“心”紧紧牵系在一起。
那么,诗人对这古老的爱情原型母题有什么新的创造添加呢?这里有哲理的思辩:如果说爱情和所有不朽之物需要“浓缩”,那它应该“浓缩”为“金色”和“纯洁”。因为这是爱情最为美好的象征。同时,“戒指”的圆应该是敞开的,而不能是封闭的。它允许两个人的独立、自由,让他们的生命在共同的梦里“开花和飞翔”。此处,通过爱情信物的相反相承的阐释,标举了现代爱情的理念和恒久意涵。
咏物诗的写作,讲究物、情、理泯化为一体的艺术生命。物为血肉,情为活力,理为灵魂。这首诗,正是如此。诗人以“戒指”为吟咏物件,在它身上寄寓了古今爱情的内涵,经过哲理的透视和擦拭,使它的纯净的金色光润映照人们的心灵世界。的确,它犹如一件艺术的珍宝,晶莹剔透,圆润多彩,熠熠生辉!
哭过之后就该万里晴空了
暴雨的眼泪不是终点
终点是升起的万千白云
是自然欢愉的回馈
浩茫的尘世应该可以望见
这高空幸福的闪烁
明亮以七件嫁衣舞动在远方
灿烂永远属于年轻
清新的广阔便是
云朵的丈夫
不要以为瞬间的凝然不动
便是在为蓝天的父亲生气
那是深情在爱着一种短暂的永恒
那是诱惑的花环,努力
在延续着一种
世界罕见的真诚
可能她的美梦
很快就会被漫长的寂寞埋葬
但人类怎会忘了你
五光十色的呼吸
梦幻的桥梁是地面
一直难以想象的河流
你随空间迅速远奔
何时归来,又会洋溢起
沉默的笑容
彩虹,又称天虹,简称为"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时,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便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红、橙、黄、绿、青、蓝、紫。雨后常见。
顾偕的《天空的嫁妆一一致彩虹》,就是状写此种天候现象的自然诗。它没有过多人文意涵的介入,只是让“彩虹”本身自然自在地呈现。然而,却那么瑰美,那么壮丽。你看:雨过天晴,“彩虹”腾空,像一个曼妙的女子,“以七件彩衣舞动在远方”,并且“灿烂永远属于年轻”。这是大自然欢欣律动的“回馈”,也是尘世间所能看到的最高“幸福”的闪现。这里,有广阔的“蓝天的父亲”,也有白云如山的“丈夫”。三者交流的“深情”、“爱”与“真诚”,是一种博大宽宏的瞬间而“永恒”。也许“她的美梦”会在“寂寞”的长空消失,但她的“呼吸”、她的脉动、她的“五光十色”的生命,总有一天会“归来”,再一次向人类绽放脉脉的“笑容”。这是一种怎样大自然美丽而奇幻的图景?!
关于这类自然诗的写作,施莱格尔认为:“诗就是宇宙,宇宙就是诗”。“既然诗成了本体,诗人所要做不再是创造,而是发现,发现贯穿于自然当中的诗。”顾偕的《天空的嫁妆一一致彩虹》就是这样一首记写大自然的大诗。这里的诗学观念是:大自然有大生命,而且“万物有灵”。因此,在他的诗中:茫茫宇宙,生命不泯;明明灭灭,灵魂永恒!
一
徘徊在黑喑中的颤动
如同翻滚在空旷深渊
沉重的气流
我仿佛一直在诞生的中央
茫然地等待着黎明
二
光跌落在我宁静的思绪中
又汹涌起了地底高涨的波浪
我感到迷乱的耸立,正将
盛开一种里程的暖流
完整的幻觉开始触抚起了我
秘密从呼吸中表示出了存在
泉水喧哗着感慨的激情
以无限清澈的堆叠
同样像是也要将我
犹在攀爬的山崖,迅速
于一切窒闷的缝隙推出
三
这是不分昼夜的一种丰富的膨胀
没有阳光的缤纷
始终也能急遽地散发着
寂静中所有正待超越的厚重
过去一千年灵魂在培育中
已忘了肉体的再生
春天或许只是一些肥沃的记忆
遗忘可能会使疲惫的道路
都记不起今日再能有
怎样的喘息
和如何的延伸
四
现在你于万物覆盖之下
必须以挣脱的沸腾
向遥远的大地
用自己期待的光彩去展翅了
如果世界的爱,曾经
是从埋葬开始
那么花朵在尘埃里
穿过种子长眠的芳香
肯定已将无数斑斓
飘荡在了
能够预见希望的头顶
五
重复的仰望依然在升高
裂变而加速的顽强的颤抖
依然不惧危机地在闪现
迸射的丰满
这里早已没有了风的荒凉
却有着日夜都在
奔跑着死亡的故事
有着不在乎淹没的沉着
和渴望意义的所有艰巨的面临
你的惶惑,其实依旧
没在交替的束缚中减退
宛如漫长的隐蔽
但还一直
仍在躁动着突破的震荡
六
你是巍峨在没有方向的地底
黑暗的舞者
事物是未来的面具
现在你根本想象不出
本质又会充斥多少
无法躲避的
虚妄的凝聚
那些天空的鸟儿还没飞累吗
翱翔的景色,又该真正
属于谁的盛装
你曾经汇聚了太多
为历史破土而出的悲哀
莫非今后还有更纯净的璀璨
再有机会仍强烈地
诱导和主宰你
永远想映现惊奇的命运
七
现在你在失眠中终于看清了
自己所有遥远的海岸
大陆架下并不陈腐的水流
以清澈的穿越,也在
时刻欢迎着一些
深本真的到来
你准备了一千年的闪电
今日会用怎样的爱情
剖开大地的脊背
让连续的解放似旋风一样
腾跃而出
让即使是匆匆过客
也能以自己湿润的问候
滋生出更多
意识的自由
八
当热流之柱洒满
失去了信仰的土地
当你散发着明亮的热情
瞬间灌溉了
世界一切枯萎的肌肤
我感到苍天,确实也一直
在等待着这样一种
思想本质的快乐
时间或许也因为突然拥有了
某些升华的活力
而不得不以呼啸的繁华
由此也表示出
它想凸显的壮丽
九
为此,让岁月在灰烬里
再一次站起来吧
历史在成为空壳之后
所有消耗的愉悦,必定
还会以生命仍需荡漾的
漫长的抒情
折射出人类许多
交织着创造的泪来
你的能量同样需要
重新继续在隧道中寻找
寻找稀释的血液
寻找在运行中下滑的真诚
寻找就快看不见的
神圣的晶体
让失去的舌头
再可能说出
不止一次的真理
十
前方从来不是注定的一切光明
吞噬在汇合破败的规律
盲目依旧在拍打着,我们
仍未学会如何沉思的浪潮
胜利的距离通常只会
以影子来展现
并不知是错误的云霄
幻影络绎不绝
如果你此时还满意于
在教条中循环的滔滔不绝
那么所有在静止中
眷恋着神秘的面纱
又怎能由
毫无约束的火焰
揭开
十一
让光速把我忘了吧
一生很快就会于命运中穿过
期待需要沐浴怎样的坚持
才能非常明确地
看到梦想的重量
我渴望绝对的改变
那将是如何一种
过去与未来崭新的绞结
死亡见证了多少伟大的伤痛
何以又要以光芒创伤
隐约的流动
反复再说成是,这便叫
生存与毁灭
紧密相连的平衡
十二
但我,还是想触摸
那些没有经验过的世界
我的身体在种子时
就饥渴地感觉到了
游荡世界的需要
我相信那是还未完全被空气
过滤掉的灵魂
对一些遗憾的报偿
同样我无法阻拦的到来
其实也是对自然
一种永久的致敬
崇拜太阳,就是崇拜自己。重复的仰望,可能使人惓怠。但在“裂变”的颤抖和“死亡”的奔跑之间,在“渴望”与“惶惑”的交博里,每一次新的抬头,“仍在躁动着突破的震荡”。因为太阳是理性的光芒。它射穿事物万千表象,而直抵本质的“虚妄”。它从“历史”的无尽“悲哀”中,叩问“纯净”本真的此在,使它“映现”令人惊奇的“命运”。它以“一千年的闪电”,放出“爱”的光泽,给土地以“释放”。让“即使是匆匆过客”,也获得生存的权利和自由。这是一座人类在大地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