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廊坊实力诗人:王克金

(2020-10-09 14:54:56)
分类: 诗人论

王克金(1961-- ),当代诗人。回族,廊坊市人。在他的心目中,“空旷”是他诗歌生长的场域和边界。于这一场域和边界内,诗人以自我此在为主体,在与世俗生活、自然景物的冲撞与对话中,深入生存、生命内部,灵魂叩问本真,由此构建起以生命元像和意识为支撑的众生平等、多义共生的大千世界,并在“空旷”的坚守中,演绎在场与逃离、虚无与充实、瞬间与永恒的人生宿命,展开从大地到天空再回降大地的坚卓的精神旅程。诗中的瞬间历史人事和他物,都是主体的独立存在。它们不只是诗人生命的对应物和诗思载体,而是葆有某种特殊个性的物自体。它们与诗人一道,在视域“空旷”中构筑起纷纭多姿的生命场境。在他的诗中,一切都呈现生命情态,万物有灵、有性。他以虚无为底色,以黑暗为存在澄明的本源。在“万物一体”的生命意义神秘的感悟中,运用独特的立体艺术思维,为我们展现了一派人之生存的可能图景。由于他对世界中“你——我”关系的态度,诗中的意象多为独立自在意象,它们的情智不是诗人的赋予,而是它们自身的焕发。一直在天空走着的云、无处不在的阳光、穿越身体的风,失去林子的鸟、空旷上耸立的树、秋野里静卧的牛,还有流星、月光、河水,以及空寂的房子、宿命的家乡、少女飘飞的草帽、秋阳镀金的果实、清晨晶莹的露珠……这些自我呈现的意象,在诗人主体意识的统领下,共同支架起诗歌的审美空间。作为诗歌向世界敞开的语言,在形成超越性的诗歌话语时,它们不只是诗人的内在独白,而是以诗人为中心的众声喧哗的语义场。意象的营造与对话的展开,把感性想象力与理性思解力结合起来,使他的诗具有了生动而又抽象的艺术形式,实现了血肉与骨骼相互依附的诗歌形体的重塑,拓展了一片崭新的殊异的美学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