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诗人品评:王洪涛
(2020-07-14 16:20:40)分类: 诗人论 |
王洪涛(1937-2000),河北著名诗人。原名王玉玲,山东冠县人,长期在河北工作。他的创作,从上世纪50年代起步,60年代进入旺季,进入新时期又掀起了一个新的波峰。他说:“在诗歌的跑道上,如果不甘落伍,就要在创新突破上狠下功夫。”诗人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太行山区的山川秀美,民情醇厚和人民的奋斗精神。后期作品,则是“苏醒的情思”:从反省历史进而深入反省人生。“作诗难啊,做人更难”,生命处于“特殊的中年”,有过早的支出,有顽强的延伸,但愿“无愧无悔”。他站在鲁迅像前,思绪万千:“你要是活着,那该有多好!”“因为你,‘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诗人的这种艺术变化中,有一首诗作为经典,是人们不能忘怀的。这首诗就是《茉莉》。它讲述的是一个父亲寻找女儿墓地的故事。女儿在抗日战争中牺牲在太行上,我“遵照母亲的嘱咐”,去访“移灵的地址”。我漫山遍野地呼唤,问山、问水、问树,石静,水跳,树摇,述说了女儿的各种事迹,但没写到具体的牺牲之地。女儿的身影与太行山的草木岩石泯化为一。巍巍太行,英雄姿影。山与人都在,人共山不朽。这是一曲荡气回肠的颂歌。
王洪涛,曾经《河北文学》主编。他为人淳朴、热情。有作者来访,他总是美脸接待。当时诗坛上有一种争。就是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与《莉莉》在构思上极为相似,都是“招魂”。一前一后,这是否有抄袭之嫌。柯岩没回复。有人问洪涛,他也只是笑笑,不置可否。因此,这就成了一桩永无终结的文学历史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