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林(1952-),当代诗人。出生于河北任丘,现居石家庄。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毕业。19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写散文诗、军旅诗,90年代,他找到了自己诗歌的“矿脉”,进入了现代乡土诗的创作。
“梦里平原”,这里的“梦”,是回忆,是童年情状的回眸与想象。所谓梦回生命的原初。在乡村长大的孩子,有谁没有倾听过池塘里那“此起彼伏”、沁人心脾的“蛙鼓”;有谁没有仰望过静夜中那“把安祥举上榆树梢顶”的金盘般的园月;有谁没有领略过晨曦下那辘轳汲水浇园的清凉与滋润;即使是秋天“雁阵远去”,也使人感受一种新奇,即使是喜庆时吹响的“唢呐”,也使童年经受全身心的震颤……。正如诗人诗中所说:“这是那个梦。梦里/最为澄澈透明的部分/你朝里一探头 就会瞥见/一个古老的主题”。这一主题是田野禾穗孕育的渴望;是母亲苦熬中充盈希冀的眼神:是生命内“一如清水般干净”的血液;是人的生存目标的“简洁与明朗”;是灵魂深处原始的“磷质”与生动……这一切都葆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久远的精神魅力,也构成了人生最可宝贵的基元和质素。这一主题是古老的,也是现代的。特别是在当下物化与媚俗的风习下,它无疑是一种灵魂的支撑和人文的诉求。他的这些诗,以日常审美感觉为基点,弹射出更多的想象和思绪,由感觉幻化出一系列变动迷离的意象。因此,它的艺术风格:悠远充盈,云蒸霞蔚,犹如古朴雅致的洞箫,在大平原上空碗转悠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