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诗人品评:刘福君
(2020-06-26 13:49:21)分类: 诗人论 |
刘福君(1964-),当代诗人。生于河北兴隆。廊坊师范学院作家班毕业。他的新乡土诗,不大直接写山川风物,而是把笔力集中在乡土上的伦理亲情,诗人的母亲是涵容的、至善的,而他的父亲则是醇厚的、刚直的。他们的生命都经历过艰难困苦的岁月。父亲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的形象。他出生于燕山深处的小村庄,一辈子土里刨食,以务农为生。母亲在家操劳,喂猪养羊。父母是生命的源头,他们不仅生养了儿女,而且言传身教,使儿女长大成人。父爱如山,母爱似海。诗人的孝敬与感恩,在山海之间萦回,使他的生命充盈而富有。他写父亲,下地干活回家,身上沾着“草叶儿”,“母亲轻手轻踋/从父亲身后摘去草叶儿/交给清风”,草叶儿“旋转于我们仨之间/脉脉含情”,这多情的草叶儿啊,见证了天地间的至爱真情与天伦之乐。他对父母的爱是刻骨铭心的,甚至祈愿:“如果有来生”,我们还要在村口等候,再续亲缘。父爱是了精神血脉的源流,而母爱则是生命原初深藏的道德力量。真实与真情,成就了诗人的“真诗”。他的诗歌话语,贴近心灵和生命,因而更显得自由、率真、爽利、情深。同时他把诗写纳入原型母题,塑造了父与母的平凡而伟大的形象,这就使读者在意识深处,触及到了种族的魂魄,从而引发了比个人心理经验更为强烈的集体心理震撼。刘福君的此种原型创作,既昭告了某种艺术生成的秘密,也也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诗人的作品会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