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十人诗品:张学梦,边国政
(2020-05-05 12:04:07)分类: 诗人论 |
河北十人诗品
苗雨时
张学梦(1940-),当代诗人。他是中国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期的第一个宏阔发声的现代精神的歌者。他1979年在《诗刊》上发表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现代化和我们自己》,不仅是他现代诗歌崛起的伟大开端,而且奠定了他全部诗歌现代性的历史基元。他秉持人本主义的理性主义,致力于在历史转折的断层中,进行人的现代意识的人文启蒙;在巨大灾变的沉压下,思考人和自然对抗与和谐的生态张力;讴歌速度与力的跃动的工业文明,把科技术语写入诗中,以科学精神开拓了“小农生产”所无法企及的奇妙的美学界域。他的思维空间是多维的,放射的,自由而不受任何拘囿的。他的意象系统是天地万物所孕育的。他的诗歌话语,现代,先锋,运用打破时空限制的各仲艺术方式,但仍是沐浴着中国现代化飙风的原创性的本土的汉语表述。他的人格建构,充盈着自然的活力,悲沉而壮丽的情愫和知性地环视世界、前瞻远景的时代气度。其诗的艺术风致和美学境界,如大海,涛飞浪溅,潮涌不息;似星空,幽缈绚烂,熠熠光华!……
张学梦,河北丰润县人。1957年毕业于唐山市第五中学,后在唐山从事过筑路、装卸、木工、铸造等多个工种。一个普通工人,在时代巨变面前,以他本身的根柢和广博的人文与科学知识的猎取,借助风云际会的历史机缘,把自己投身于诗歌的神圣创造,担当起人类命运的“祭司”和“歌手”,“歌赞生命和使生命成长的一切”,从而标举了“人类歌哭的高度”!
边国政(1944-),当代诗人。1979年,他在《诗刊》发表了《对一座大山的询问》,以时代的敏感,对历史叩问。这首诗奠定了诗人此后诗歌写作的走向。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变革的大潮,对一系列社会人生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传达一代人的梦想和心声。在他深沉而壮阔的抒情中,回荡着时代的音响,叠印着劳动者奋进的历史身影:“脚步象雷声,踢打一路火花……”。他的诗一直坚持深度写作,始终把握历史的脉动和民族的魂魄:从现实的《我的诗写在脚手架上》,到民族文化探源的华岳《梳妆台放歌》;从《无名之歌》对普通人生的叩问,到《风流世界》对人类生存命运的关注;从且走且退的《地平线》,到夜空中突然闪过的一颗流星的宇宙与人生的活剧……。他的诗歌的精神主脉是探索生命主体的传统与现代、平凡与伟大、个人与族类、瞬间与永恒,并以此为支撑,构筑起宏阔、深远的历史时空。其话语调性和艺术风格,应属于“阳刚”一类:“天风浪浪,海山苍苍”,雄放、旷达、豪迈、飘逸。这种特点,体现了他的精神气质、独特的创作个性和审美取向。
边国政,辽宁铁岭人。196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分配到河北工作。当过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后饪石家庄文联副主任。他有一副清醒的勤于思考的大脑和骚动不宁的灵魂,喜欢在高远的精神世界里遨游,景慕艺术中的崇高气象和品格。因此,他的诗写,能从浅近中看到深远,从平凡中揭示伟岸,从日常的感触里展现对人和世界的终极关怀。
前一篇:关于现代禅诗
后一篇:河北十人诗品:姚振函,刘小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