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评元传青的诗

(2019-06-14 09:34:12)
分类: 点评
                                      简评元传青的诗

       元传青的诗写日常生活,写身边的母亲、草木、昆虫、器物,但此种日常身边写作,却总不忘灵魂在场,并由此唤起亲情、爱情和种种人生感悟。例如,《喊》,母亲喊我,我喊母亲,一声“喊”,穿越了生死,在血缘的时空中,代代演化、绵延;《包粽子》,临到端午,母亲把“一粒一粒的糯米”,用苇叶包起来,绑住日子,拴住团圆,凸现了节日中的亲情。又如,《穿墙而过的树》,一株树从墙里长到墙外,仿佛越界,然而,一颗不屈的挺拔的灵魂,唱起的是生命的礼赞;一只《行走的蜗牛》,餐风饮露,不分日夜,缓慢而虔诚地爬行,它作为一个弱小的生命,却也昭示了与生俱来的生存的力量。再如,在《秋天的院子》里,各种庄稼的收获和树木的果实,被堆放在一起,噼啪爆裂,大家讨论、争辩着风雨雷电中的生命哲学,到了“夜晚,它们酣睡的身影上/大地的深情/渐渐浮现”。这是万类归一的对大地母亲的感恩。即使是一只《陶瓷》的制作,也是对破碎生活与思想碎片的整合、重塑,使之完善与完美;即便《一盏破损的灯》,锈迹、灰尘、残缺,但它的光亮也曾照彻黑暗岁月的沧桑……
       这些诗,大多短小、精明、干净、利落。它的话语生成与修辞:感性与理性、个别与一般、细节与概括,跳跃拼接,又辗转相生相成,词性转换,动态呈现,既间隔又浑融,因而,意象鲜活,志趣峻峭,思情如条条彩线串起颗颗晶莹的珍珠,摇曳逶迤,灿然生辉。其语感、格调:清新,秀丽,简洁,隽永。犹如茶园里采茶人手中那滴露的“芽尖”:

              春天的芽尖用语言
              与母亲交流,叶绿素脱口而出
              唇角挂着清香  
                     ——《采茶的母亲》

      这就是诗人情怀的象征与艺术风采的写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论小诗写作
后一篇:论散文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