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甲辞”与“冬日絮语”

(2019-05-17 15:21:41)
分类: 诗评

“花甲辞”与“冬日絮语”

                              ——简评张金烈的诗

                                    苗雨时


张金烈,贵州苗族诗人。他的一生,像陀螺一样,在大山里旋转。他旋转,天旋转,地旋转,日旋转,月旋转,山川草木也在旋转,就“像上帝用曙光抽打浓重夜色”。就这样,在旋转中,诗人的生命从童年、少年、青年走向中年,如今已届花甲,步入老年。他在《花甲一诗中,如此记写自己的人生状态,犹如一株老柿树,最后一片叶子落光,只剩下一树果实,“像苦涩日子和红亮岁月”,在枝桠上,“慢慢地甜蜜”;又好像“书写人字在头顶之上”的“大雁”,“卸却肩上的千斤重负/天更高远,地更宽阔”。他把此种时间节点,界定为“迎接人生第二春”。其“春光无限是因冷抑或暖在心上宠辱不惊”。这是人生四季进入冬季时灵魂的安妥与宁静。

所以,他的诗写“冬”的篇什比较多。

《立冬日》。秋的收获过后,冬日降临,“这个冬天,火情成了村庄第一件大事”,不论是“铁匠铺”,还是“砖窑”,甚或老牛吃草、犬吠声声,都笼罩在一片火热朝天的氛围中,“火星飞溅的音符,是村庄最美的音乐”,由此往下,“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跟踪而来,直至年节的鞭炮与团圆……。这是对家乡山村过冬的生活场景的眷恋和回忆。

《今日大雪》。诗人出生在大山的深处,那里有“凌霄河”与“大堡山”。大堡山像“父亲”,支撑着整个家庭的生计;凌霄河像“母亲”,养育着儿女的成长。如今“大雪”之日,他“梦中又回到多年前的老屋”,醒来“泪眼里”挺立的“大堡山”、流淌的“凌霄河”,都己是漫天的大雪苍茫……

《十二月》,是季节的十二月,也是生命的十二月。冯骥才有《心中十二月》的公益画展,他以十二个月的不同风景,演绎了生命历程和心灵境象。金烈在此诗中,却展示了人生目的的追寻,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但快也好,慢也好,所有的诗都在远方,所有的人最终都要抵达自己的目的地。不同的人生应该有相同的归宿,即“天与地我并生,万物与我同一”。

这正如他在《冬日絮语》一诗所写的自省自审中所昭示的生命信仰与信念:


    池塘自省就是渴望天底下每一片水都能坚持自身洁净

    日月可鉴,内心波澜天一样湛蓝,云一样洁白


当然,还有其他题材的诗作,如《荆竹山记》《芭蕉山上》《孤寂》《杀鱼的人》《冷遇》等等,但这些诗都被置于一种冷寂而又不乏暖意融融的气韵之下。恰如雪中红梅的傲然临风,迎接着青春暖花开的又一次生命的轮回!

诗人的生命境遇和心灵状态,决定了他诗的意象系统和话语方式,而这又反过了显示他的写作姿式与生命情调。其自然意象,多为大山、河流、树木、蓝天、白云、冰雪;而其人文意象,则是房舍、炊烟、老人、过年、慢火车、团圆等。这些意象架构起他宏阔的诗意空间。而与此相应,他的语言的词语运用、句式编排,以及诗节建构等,都表现出了他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即日常口语与雅训的书面语有机结合,短句子与长句子灵活并用,其诗节因意赋形,但大体匀称,其语流、语势,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起伏有致,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格调和风致:质补、纯净、自然而又清明,朗健、奇崛……

诗人的主体形象,还是前边提到的那棵老柿树,它在大山之间,卓然特立,尽管落尽叶子,但托举着满树的红柿子,仍慢慢地体悟着生命的苦与历史的甜,在冬天里眺望着第二个春天!


                                                        雨时诗歌工作室

                                                                                               2019年2月1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