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心无尘爱自华——评刘德远诗集
(2019-04-11 08:03:59)分类: 诗评 |
琴心无尘爱自华
——评刘德远诗集
苗雨时
清代戏曲大家李渔曾有诗云:“新诗为我逗琴心,更仗新诗索好音”。
琴心,语出汉代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他们以琴瑟相应和,表达他们的相知、相恋。因而,琴心既为音乐,又为爱情,以音乐传导爱情。
在一个没有爱情的年代,爱已沦为等价交换,甚至缩减为“性”的文化历史语境下,置身于此种精神荒漠中,诗人仍以眷恋生命的深挚,从自己灵魂深处滋育和守望爱,并把它转化为诗。让它在诗的世界里生长,临风挺立,摇曳多姿。这就不仅是承继了传统的爱情的流脉,也无疑是对时代的一种反拨和抗争!……
冰雪覆盖的长白山下,在一株初春的白杨树旁,诗人拨动手中的琴弦,于是,春风浩荡,万物苏生,大地回春。春天,是爱情萌动的季节。爱情,是人的生命的本质,也是男女异在的心灵契合。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罗曼·罗兰曾说:“爱情是一种永久的信仰……一个人爱,就因为他爱,用不着有什么理由”。《琴心无尘》,坚持的正是这样的爱情:不爱任何外在干扰和污染的坚贞与纯净。诗人写《爱的誓言》,不是已往的“山盟海誓”,而是在醉与醒之间,“我的心注定是盛满欢乐与痛苦的酒杯”,“我的爱人/如果命运注定我们只是彼此生活的片段/祝福会把生命悄悄伴随”。他写《爱情的呼唤》,“还是把你的名字刻在我的心上/让生命可以随时感受你的气息/只要我的心不停止跳动/爱情之树永远常青”。把爱情与生命联系在一起,从生命出发的爱情,是最真纯的爱情。这样的爱情,相逢时是两情相悦的甜蜜:“从第一眼看见你,你的表情/就是我的心情”(《你的表情就是我的心情》),“亲爱的,你在,快乐就在/幸福就在”(《你在,快乐就在》);分别时,则是痛苦的相思与牵挂:“枕着你的名字入眠/当思念开始瞌睡的时候/我用你的名字度量夜晚的长度”(《枕着你的名字入眠》),“其实,坚守诺言很苦/但思念使我成为一棵菩提树”(《相思是一棵菩提树》)。当然,爱情也会遭遇阻隔和风雪,也会碰到人生的不如意,但“心的热能抵御清晨的冷”,“有你,平凡的日子也会呼吸”,只要“把心灵握在手掌上”,“生活的点滴都是诗意”,而“微笑是解读幸福的姿态”……他这样为爱人描绘爱的图画:“你依然是水”,“生活的阻碍,无法改变水美状态/一幅水彩,或一幅素描/你都是我目光的追逐/在我心中安放一生”(《在我的心中安放一生》),这样的画面,质朴、澄静而又空灵……
男女之爱,并不是孤立的,诗人把它安放在家乡草木和祖国山河的生命血脉中,“故乡就是生命中的一滴血/血液中最纯净的颗粒/晶莹,透明,能够折射岁月的光泽(《故乡一直在血管里流淌》)”,故乡的石头坚白,“当石头有了爱情/我们可以独摸它激动的心跳”(《当石头有了爱情》);“车过松嫩平原/追着北风一路向北/在一个个温暖的名字里歇息/触摸褶皱的历史……”,“心在行走中跳动,感悟在思考后吐出新绿”(《车过松嫩平原》),而到“天山天池”,“沿着你的泪水逆流而上/九曲十八弯/弯弯都是来自心灵的歌唱”(《天山天池》)……这样,他们的爱情,生长在天地之间,与天地共感,经受天地精神的澡雪,因而,纯洁而高贵,有限而永恒!
诗人在《请大海听一听爱的潮汐》一诗中,如此吟咏爱的凝聚与延伸:
读德远的这些诗,让我想起了《诗经》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和郭沬若的现代爱情诗《瓶》。这不是做不伦的类比,显然它不能与经典比并。但它至少承传了古代爱情诗的忠贞和现代爱情诗的浪漫。而且,在修辞和形式上,也多有借鉴与承转。他的诗歌话语,是现代汉语书面语,有其严谨性和形象穿透力,但也蕴含了古诗语言意象的呈现性,以及意象连接与叠加的自由性和奇妙感。而诗歌的形式建构,也常用古代民歌和现代格律诗的每节首句重复或稍有变化,如“心是一个孤独的岛屿”,两节重复;“把你的名字一遍遍写在纸上”,“把你的名字一遍遍写在地上”,“把你的名字刻在树上”,“把你的名字刻在石头上”等,就有了差异递进。如此,一唱三叹,回环往复,既有利于情感的抒发和氛围的营造,也使诗成为有机完美的艺术生命体。诗形的创造,不只这一种,自由体,小令体,格律体,甚至还有图形诗。这里,我们引用他一首诗,不仅作为整部诗集爱情主题的概括,而且也可以从中认知他在诗形上所下的功夫。这首诗是《一首诗就是一朵玫瑰》:
诗心——瑟心——爱情之心。为此,我记起了古诗《凤求凰》中的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