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稚嫩、纯净而奇妙的世界——评《郭思思儿童诗逊

(2019-01-19 07:10:17)
分类: 诗评

 一个稚嫩、纯净而奇妙的世界

——评《郭思思儿童诗选》


苗雨时

 

一个儿童诗人,写作儿童诗,必须先把自已打回童年,以童稚的目光去观察大千世界和发现神秘的诗意,从而在带有原初性的生命本真中,书写儿童的情趣、感情、心理、意识,乃至童心哲学。但诗人毕竟已是成年,因而葆有双重身份。这样,儿童诗便叠加上一层睿智的光照,而使它氤氳出一种奇妙而瑰丽的艺术神采。郭思思的儿童诗,正遵循了这种普遍的创作规律。

人的童年与大自然最为亲近。尤其愿意与那些小花小草、小猫小狗交朋友,和它们往来与对话。并在一年四季的轮替中,雕刻自我生命生长的年轮。春天来了,孩子就盼着,“等着燕子飞,在自家的梁上做窝;夏天到了,那池塘中的大“荷叶”,挺直着,像“一只巴掌”,为孩子们挡风遮雨;秋天是金灿灿的,孩子与爸爸一起“摘弥猴桃”,自已也变成了一只活蹦乱跳的猴子;冬天是白茫茫的,看那“雪中的松树”,虽有雪戴白帽,但它还是“青青绿绿”的,真令人羡慕与敬佩……。这一切,在儿童的世界里,都浸染了童话的色彩,不像成人眼中的物事,那么司空见惯的刻板与僵硬,而是呈现一派天然的生机与蓬勃的灵气。

儿童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既承载着父母的养育与呵护,也会受周遭社会环境的牵引和影响。孩子首先受到家里的第一教育,对父母充满了依恋和感恩。春风中,“与妈妈看桃花”,在孩子的心目中发现,妈妈的脸也笑成“粉红粉红的桃花”;早起,与爷爷一起晨练,爷爷一个太极的“金鸡独立”,深深地印在小小的心坎上;在“夏令营”活动中,孩子像“鸟儿飞过山川河流”、“乡村的秀美”,见识了祖国的“美丽而富饶”;小孩子甚至会“面对灾难”,心系远方地震中失去爸爸妈妈的小朋友,愿把父母对自己的爱分一部分给他们,“用我的安慰去温暖他们的心灵”,并给他们写信,鼓励他们要“坚强”,“哦,小朋友别哭/孤独是暂时的/困难会过去的”……

在郭思思的儿童诗中,不仅有天真烂漫,无限生趣,而且也有生命最初萌动的哲思。因为在儿童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无不显现一种跃动的生命情态。它们和自己一样,活跃在新奇的眼前:星星能眨眼,小渓会弹琴,青蛙做王子,蜜蜂找朋友,花儿对着绿叶笑,雨儿追着风儿跑……。“万物有灵”,是一种哲学,一种生命哲学,它表现了对自然的崇拜,自然的灵性即神性。在此种哲学基础上,孩子们以自然伦理为昄依,在自己刚刚开始的生命主体意识中,构建了自己的人伦道德,甚或同情、悲悯的情愫。这是极为可贵的。一个孩子在“奶奶的歌谣”中入睡,梦中见到外出打工的妈妈对自己微笑;而爸爸的肩膀,那么“宽厚而坚实”,但去年下了广州,再也不能把我在驮背上玩耍了,“我忍不住要流泪了”;此外,还有“补鞋的爷爷”,“卖包子的大叔”,“送盒饭的大哥哥”,“清洁工”等,他们为生计而奔忙,都值得孩子们的尊敬。这些同情与尊敬,是发自孩子内心的,但也透露了成人对他们心灵的探询与赞美。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孩提时代,是生命成长的一个重要的节点。其心理特征是,从依赖走向自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是一个培养孩子的推进器。而儿童诗的阅读,则在一定意义上,为他们提供了心灵的支撑与精神的奠基,成为滋育他们灵魂的最好的薪火和食粮。郭思思的儿童诗,运用恬谈明快的词语,色彩鲜活的意象,以类似歌谣的调子,迹写儿童的生活情趣、儿童的奇异想象、儿童的生命智慧,以及儿童的良善人性,它犹如一丛秀润而绚丽的奇葩,绽放在孩子们心灵的原野,卓然临风,摇曳多姿……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孩子梦,也孕育着中国梦。诗歌是做梦的事业。而中国历来有“诗言志”和“诗教”的传统,作为民族精神承继的一个重要的人文流脉。诗人王家新曾说:“(诗歌教育)不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诗歌,更是为了未来的语言和文化”。写好儿童诗,为孩子们送上甜美的精神营养品,使他们在诗歌陶冶下健康成长,这无疑是每一个儿童诗写作者的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艺术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