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xie
大解(1957-)当代诗人,作家。原名解文阁,河北省青龙县人,满族。主要从事诗歌创作,兼及小说、随笔、寓言等。出版著作有:诗集《岁月》(2009年)、《个人史》(2013年)、《干草车》(2013年)、《山的外面是群山》(2014年),长诗《悲歌》(2000年),此外有小说集《长歌》,寓言集《傻子寓言》等。曾获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大解生于燕山东麓一个乡村的农民家庭,童年时家境贫穷,在封闭但富有传说和神话的山野长大。在本村读完小学和中学,上高中时开始文学阅读和写作。1973年高中毕业后回家务农。1974年与同乡文学爱好者创办民间文学刊物《幼苗》(刻印版)。1977年入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就读。期间接触到朦胧诗和民刊《今天》,被其吸引,受其影响。1979年大学毕业后从事水利工作,后调入县文化馆从事专职创作。1988年起调到河北《诗神》月刊任编辑,开始使用“大解”的笔名。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大解的诗歌创作历程,从乡土诗写作起步,不久转向日常生存写作,而后以长篇史诗写作为其高峰(见《悲歌》条目)。他写乡土,但不是典型的乡土诗人。在他的诗中,庄稼、农事、“村庄”、“土地”等,不是题材观念,甚至也不是地域特征观念,而是“乡土中国”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喻指。在乡景、乡情的背后,试图抵达一种带有超验性的生命体验。乡土上升腾的是哲思的“烟霞”。他的日常生活写作,富于事象和细节,常置于一种“沧桑与恍惚”的历史时空下,在现实与虚无中思考,在当下与形而上之间游走,从而拓宽了生存经验的畛域。既有亲历性和及物性,又有超验性和精神性。他的写作,时时在场,又反复抽身,在融入更深的人文背景中,不断对自身命运进行挖掘和追问,使人领悟到生命的欢欣与疼痛、自在与价值。
大解努力把诗和生命融为一体。他说:“诗歌是我身体里长出的东西,是我的一个精神器官,与我的生命紧密相连,它扩大了我的精神的边界”,又说:“我一直在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试图在不可能的世界中找到语言的可能性”(《诗观》)。
生命诗学和语言诗学,两者对称与互渗,诗、思、言彼此碰撞与生成,成就了大解真诚、质朴与智慧的人格质地,和简洁、明丽与隽永的艺术风格。正如他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时,授奖词所说:“大解与人生、历史、现实进行心灵对话,建构兼具个人体验和智慧哲思的精神世界,在传统精神和当下立场的相互支撑中生发诗意。朴素自然的语言,富于质感的意象,丰盈的细节,深厚的文化和哲学背景,使他的诗开阔苍茫,具有本质性力量。”
参考文献
陈超、苗雨时编著:王长华主编《河北文学通史》,第四卷(下),第三编《河北当代诗歌》。科学出版社,北京,2009。
(
苗雨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