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诗学思考札记(之一)

(2018-09-25 13:19:00)
分类: 诗论
                           生命诗学思考札记(之一)

                                                                 苗雨时

   生命诗学认为,诗是人的个体生命的纯然表现。那么,这一命题的要点是什么呢?


   1、人的个体生命包含两个基质: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也即肉体和灵魂。 


   2、诗是与人的现实生存对称和对抗而髙于生命存在的话语形式。


    3、从发生学来讲,诗肇始于生命直觉和敏识,导源于生命与之俱来的对自由的渴望和自我实现的创造冲动。它深潜于意识的幽渊中,一旦灵感袭来,生命从沉眠中觉醒,便如一粒石子投入湖水,激起物象、情感、思绪、语言的一圈又一圈的意识波纹,然后,从混沌走向有序,由内语言外化,实现话语定型,从而完成诗的创作。


   4、从诗的本质来看,诗是个体生命的最高真实。诗字构成,从言从寺。它是一种神圣去蔽的言说方式的祈祷和沉思。个体生命与诗,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不仅人写诗,而且诗也写人。诗不应是浮华、虚幻的美丽词藻,而是生命存在的根源性、本真性的诗性话语。同时,它具有语感的陌生化和诗人的个性的色彩。


   5、生命意识属于人的精神范畴。其价值取向是人的生与死之间的爱和尊严。向死而生,生而为爱,为尊严。爱,对自己是生命之恋,对他者是关怀。尊严,对自已是独立,对他者是敬畏。诗歌对人和世界的信仰,是诗人的精神宿命与责任,而人道主义,则不管什么题材、表现、主题,而应是笼罩和贯穿一切作品的情感血脉与灵魂气质。


   6、个体生命对整体生存的包容。诗歌表现自我与表现群体并不矛盾。个体生命的有机性,使它与人类生存自然呼应与相通;而在写作中,生命的体验,一旦化为词语事实,就获得了更大的驱动力,以致不受诗人的智性管控,而以强烈的速度“继续滾动”,直至进入人类精神共同体验到的生存真相之中。这样,个体生命就抵达了人类普遍生存的高度。


   7、个体生命对大自然的依存。人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人在自然万物中间,并不是世界唯一的主宰。它只是从自然到社会整个生态大系统的平等的、独立的一个链环。大千世界并非人位顶点的金字塔结构。自然、社会、人总是在进化和发展中互为生态,互相促进,并存共荣。友善自然,依存自然,以此为诗,才是以大智慧传达人类真实的声音!


   8、生命不灭,诗歌不泯。人类永续,诗运久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