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陶少女
——题一幅油画
何刚
沿着化石的纹路
在落叶缤纷时辰
少女与陶罐如此和谐
装点寂寞的深秋
在画前 我驻足良久
试图破译画家笔下的
某一处往昔
如同在现实和梦想之间
沉重地奔波
而我的眼光无法游走
只愿以静物的姿态
远离人群
捕捉瞬间即逝的灵感
少女长睫下扑闪的星星
足以让我和陶罐
在人间烟火之外
做深刻的停留
原载《人民文学》(副刊)2002年第3期 总第109期
【苗雨时教授点评】
这幅油画,自然会让我们记起法国古典主义绘画大师安格尔的名作《泉》。不过,这里已经被中国画家完全中国化了:人物是中国少女,陶罐是中国器物。画的背景是不是秋天,不好断定,但天空中暮色苍茫,却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少女在清澈的河水中沐浴完毕,淘一罐清水,正准备回家,忽然,她的身姿定格在岸畔:神态恬静、安适,目光深邃、明澈,肌肤纤细、纯净;怀抱古朴的陶罐,腰系洁白的浴裙,身材修长而呈s形体态,整个画面超脱俗艳,而凸现一种静凝、淡雅、明丽,且又充盈着河水般柔婉的柔情之媚。
诗人伫立画前,驻足良久,他被此画深深地打动,面对画中少女,他的思绪往返冲腾于“往昔”、“现实”与“梦想”之间,从中找到了古典与现代美的对接、迭印与融会,领悟与认知了美的素朴、自然、永恒与圣洁……。他尤其被“少女长睫下扑闪”的眼睛所牵引,从那幽深中,读出了生命的天真与奥秘,他“眼光无法游走”,“只愿以静物的姿态”,进行灵魂的对视与感应,因而,他远离“人群”,超然于“人间烟火之外”,在此,“做深刻的停留”,以澡雪自我的心灵,使之飞旋于精神的天宇之上……
诗与画,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它们的基本意旨是:美,生命之美,自然之美,穿越时空之美,是大美而永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