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时诗刊第3期卷头语

(2017-09-07 15:28:50)
分类: 信息

                                                                       卷头语

 

       夏去秋来,喧嚣与沉静,激荡与澄明,在链接与转换中,大自然的生命轮替感应着万物生灵。而诗人的人生和心境,也应和着季节的脉动。人到中年,正处于人生的秋季。他们的中年写作,也是生命的秋季写作。这种写作,从人生体悟到诗艺磨练,都渐近明澈与圆融。本期的“专题人物”刘向东,便是一个典范。他的诗的乡土书写,承继了他父亲刘章的乡土诗的遗绪,但有了更为深刻的创新和开拓。如果说刘章是传统的、家园的,那么他就是根性的、命脉的。他把生命根植于乡土,乡土是他的命脉所系。他俯身于土地,感受和体验着大地的呼吸与诵动。“什么都可以破碎/黄土是唯一的完整”。祖辈生息干黄土之上,村庄是生者与死者轮回延续的基点,“村庄,村庄/到底意味着什么”?他祈望破解乡村所潜藏的自然生存的的密码和隐词。他的写作,从不缺乏诗性直觉,但在逼近事物的本质中,往往于现实与冥想、谛听与倾诉之间,层层下沉与上升,渐渐集中又敞开,以此构筑宏阔而幽深的语境。质朴、明快而蕴藉,正是他中年写作富于个性的艺术特质和风致。“当代诗星”之一晓歌,也己人逾中年。他的诗,有一种“故园情结”、“流浪情结”,在漂泊与定居的往返冲折中,寻求大地上灵魂的诗意栖居。由感性融入理性,从清浅走向深沉,画出了他诗写演进的艺术曲线。“当代诗星”之二,刘慧敏的诗,也写乡情、亲情,夜空中的“那弯新月”是“父亲生前用过的那把鎌刀”,“我为故乡,用泪堆砌一堵围墙”。这一切,都聚焦于她女性的生命情态。她的诗集《拾兰吟草》,以兰花塑造了自我抒情主体。因此,她的诗歌意象和话语调性,便透发出一缕淡雅、娴静和高贵的艺术气质。其他栏目,“诗歌地理”推出衡水三位诗人,他们的诗歌,势头正盛,且日趋成熟。“诗人之页”面对全国,由“短诗集萃”改版而来,每人一页,较为集中展现了当今诗坛比较活跃的有名诗人。“佳作点评”的评文,更加简短与精悍。“大学生诗圃”,质量越来越高,参与的院校更广。“古体诗词”,以词为主,深情绵缈。“燕赵七人研究”,合集了晴朗李寒、东篱的多家论评。总之,这期刊物,整体上充盈着秋的色彩、秋的情韵、秋的风神。这是一次秋高气爽、大地丰饶的诗意的展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