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七子”诗歌群体现象受到关注,我省首次立项系统研究
6月18日上午9点,河北省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郁葱携“燕赵七子”7位优秀诗人齐聚廊坊师范学院,参加“燕赵七子”诗歌艺术暨2017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开题研讨会。本项目是国内首次对“燕赵七子”诗歌群体的创作情况和艺术特色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将历时3年出版一部学术性较强的专著。该项目对河北当代文学研究的拓展和深化以及河北诗人在全国产生更大影响将起到推动作用。
据了解,“燕赵七子”由东篱、李寒、北野、见君、李洁夫、宋峻梁、石英杰7位河北优秀诗人组成,是继“冲浪诗社”后河北诗坛又一个成熟的诗歌群体,被称为文学冀军继“三驾马车”、“河北四侠”之后再次集结发力。他们分别来自河北唐山、石家庄、承德、邯郸、衡水、保定等地,横跨60后和70后两个年龄代际,多为当地诗歌群体的领军人物,作为河北诗歌的中坚力量,建构起了当代河北诗歌的新景观。今年6月初,由花山文艺出版社社长张采鑫策划、河北省作协副主席郁葱主编的“燕赵七子”诗丛(北野的《燕山上》、东篱的《唐山记》、李洁夫的《平原里》、宋峻梁的《众生与我》、见君的《之后》、石英杰的《易水辞》、晴朗李寒的《点亮一个词》)亮相第二十七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引发多方关注。
今年5月,由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王咏梅主持申报的2017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重视域中的“燕赵七子”诗歌艺术研究》被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准予立项。
据介绍,参与课题研究的专家以廊坊师院文学院的教授为主,其中有曾编撰《河北当代诗歌史》的河北省重要文学评论家苗雨时以及王宁、梁彦玲等。同时,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郭友钊、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诗人刘涛(莫日根)、廊坊评论家王克金、王之峰等也参与其中。课题组成员将分别到各地逐个采访研究对象,了解诗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地理及地域文化特征、人生经历、诗歌观念、艺术追求等对其诗歌创作及艺术风格产生的影响,并对诗人们的作品进行细读比较后专门论述,研究成果将于2019年底之前结集公开出版。
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王咏梅表示,他们将通过从文化学、文学社会学、诗歌美学、生命诗学等多重视域对“燕赵七子”的诗歌创作及其艺术风格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揭示这一诗歌群体得以形成的原因、创作共性与个性,明确其创作成就以及在当代河北文学发展史乃至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与意义,为当代河北诗歌提供可资借鉴的创作经验和理论指导,进一步推动河北诗歌的发展以及文学冀军的建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