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哲学》
(2017-06-11 14:52:07)分类: 转载 |
关键词:丹纳;《艺术哲学》;“三要素”;不足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076-02
一、“三要素”学说的思想来源
丹纳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艺理论家,也是法国实证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艺术哲学》是其文艺理论的代表作之一,在这本著作中,丹纳分别以意大利绘画史、尼德兰绘画风格、希腊雕塑这三种不同地域的艺术为代表,从它们产生、发展的历史角度集中论证了种族、环境、时代这“三要素”对于艺术形成发展的影响。
二、丹纳“三要素”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种族
丹纳在“三要素”理论中,把“种族”放在了第一位,认为种族的力量是构成一个民族后天发展的基石,是“一切环境、一切形式下都能保持的性格”。所谓种族,丹纳解释为“是指天生的和遗传的那些倾向,这些倾向因民族的不同而不同。”①比如丹纳认为意大利画派的整体风格是突出人物健康及强壮的天然体态,风景只是附属品;相反尼德兰绘画注重写实,善于描绘风景。二者之所以不同,种族因素起决定作用。
(二)环境
丹纳所说的“环境”,我认为包括三个方面,即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
1、自然环境。一个民族生存的环境,正是这个民族的文学生成的土壤。丹纳曾这样断言:“作品与环境必然完全相符;不论什么时代,艺术品都是按照这条规律产生的。”②丹纳论述的“环境”因素更倾向于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地理环境对民族或种族性格的决定性影响。
2、社会环境。丹纳说:“某些持续的局面以及周围的环境,顽强而巨大的压力,被加于一个人类集体而起着作用,使这一集体从个别到一般,都受到这种作用的陶铸和塑造。”③在文艺复兴那个思想大革新的震动之下,绘画成为世界性的普遍艺术。而到了十八世纪,古老的意大利和新兴的德国都到了一个“感情当令,表现感情”的时代,因此,在这“两个天生会唱歌的民族中间”便兴起了音乐艺术的品种,足以见得社会环境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3、文化环境。其一,丹纳指出,莎士比亚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奇迹,在他的周围,有许多的优秀剧作家用同样的风格,同样的思想感情写作。在《英国文学史·序言》中,丹纳表示了相同的意见:“一个艺术家是先驱者,另一个是后继者;第一个没有范本,第二个有范本;第一个面对面地观看事物,第二个通过第一个来观看事物……”总之,“第一个作品影响了第二个作品”,后继者“必须从前驱者的死亡中诞生”④。这些作家,彼此之间构成了一个特定的文学和文化的生态环境,同时对同代乃至后代的人们和艺术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丹纳看来,如果第一个作品还仅仅是面对事物,那么第二个作品就不可避免地溶入了文学和文化的环境因素了。这就再明确不过地肯定了文化环境在文学创作活动中的无法摆脱的作用。
(三)时代
丹纳有关“时代”要素的阐发,并非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或者“艺术是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各方面的反映”。丹纳的“时代”概念是极其模糊的,它既包括环境因素,也包括时代精神风俗或气质。
丹纳的所谓“时代精神”是指某个时代大多数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理念,他称之为“精神气候”,并认为这种“精神气候”决定艺术品的种类。特定的精神气候一旦形成,与其相适应的才干才能发展,精神气候如若转变,才干亦随之变化,正是由于这个作用,我们才看到,某些时代某些国家的艺术宗派,忽而发展理想的精神,忽而发展写实的精神,有时以素描为主,有时以色彩为主,时代的趋向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076-02
一、“三要素”学说的思想来源
丹纳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艺理论家,也是法国实证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艺术哲学》是其文艺理论的代表作之一,在这本著作中,丹纳分别以意大利绘画史、尼德兰绘画风格、希腊雕塑这三种不同地域的艺术为代表,从它们产生、发展的历史角度集中论证了种族、环境、时代这“三要素”对于艺术形成发展的影响。
二、丹纳“三要素”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种族
丹纳在“三要素”理论中,把“种族”放在了第一位,认为种族的力量是构成一个民族后天发展的基石,是“一切环境、一切形式下都能保持的性格”。所谓种族,丹纳解释为“是指天生的和遗传的那些倾向,这些倾向因民族的不同而不同。”①比如丹纳认为意大利画派的整体风格是突出人物健康及强壮的天然体态,风景只是附属品;相反尼德兰绘画注重写实,善于描绘风景。二者之所以不同,种族因素起决定作用。
(二)环境
丹纳所说的“环境”,我认为包括三个方面,即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
1、自然环境。一个民族生存的环境,正是这个民族的文学生成的土壤。丹纳曾这样断言:“作品与环境必然完全相符;不论什么时代,艺术品都是按照这条规律产生的。”②丹纳论述的“环境”因素更倾向于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地理环境对民族或种族性格的决定性影响。
2、社会环境。丹纳说:“某些持续的局面以及周围的环境,顽强而巨大的压力,被加于一个人类集体而起着作用,使这一集体从个别到一般,都受到这种作用的陶铸和塑造。”③在文艺复兴那个思想大革新的震动之下,绘画成为世界性的普遍艺术。而到了十八世纪,古老的意大利和新兴的德国都到了一个“感情当令,表现感情”的时代,因此,在这“两个天生会唱歌的民族中间”便兴起了音乐艺术的品种,足以见得社会环境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3、文化环境。其一,丹纳指出,莎士比亚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奇迹,在他的周围,有许多的优秀剧作家用同样的风格,同样的思想感情写作。在《英国文学史·序言》中,丹纳表示了相同的意见:“一个艺术家是先驱者,另一个是后继者;第一个没有范本,第二个有范本;第一个面对面地观看事物,第二个通过第一个来观看事物……”总之,“第一个作品影响了第二个作品”,后继者“必须从前驱者的死亡中诞生”④。这些作家,彼此之间构成了一个特定的文学和文化的生态环境,同时对同代乃至后代的人们和艺术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丹纳看来,如果第一个作品还仅仅是面对事物,那么第二个作品就不可避免地溶入了文学和文化的环境因素了。这就再明确不过地肯定了文化环境在文学创作活动中的无法摆脱的作用。
(三)时代
丹纳有关“时代”要素的阐发,并非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或者“艺术是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各方面的反映”。丹纳的“时代”概念是极其模糊的,它既包括环境因素,也包括时代精神风俗或气质。
丹纳的所谓“时代精神”是指某个时代大多数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理念,他称之为“精神气候”,并认为这种“精神气候”决定艺术品的种类。特定的精神气候一旦形成,与其相适应的才干才能发展,精神气候如若转变,才干亦随之变化,正是由于这个作用,我们才看到,某些时代某些国家的艺术宗派,忽而发展理想的精神,忽而发展写实的精神,有时以素描为主,有时以色彩为主,时代的趋向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
前一篇:论诗歌的象征
后一篇:反讽:一种间接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