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王之峰短诗四首
(2016-10-05 21:42:27)分类: 点评 |
王之峰短诗选
呦呦鹿鸣
托钵僧在门外
看雨
雨
桃花开到窗前
还开
我在写诗
写
新生的
绿苔
它用尽一生
才吻遍了
母鹿的唇
一生……
夏天还没过去
第二场雨
还没有
第一首。人天感应,机缘巧合。大自然生生不息,花开花落。人生在世,置身于万物四季轮替中,夏天未过,第二场雨没来。诗人处于这样的时空座标中,他作诗,低微而高贵,如同母鹿慢慢舔食青苔,一点一点思忖、咀嚼、消化,融人血液和生命。因而,他的诗就像那“呦呦鹿鸣”,悠长而清亮……
红豆
子夜
独立街头的哑僧
梦里
抱着莲花赶路
醒时
肩负枯柴下山
此刻
埋下
路上的
这粒红豆
要挖
多深的坑
带霜的风景
总是忘不掉
那个可怜的
孩子
只有他
从柳树下
拣回
银杏的叶子
仿佛
一个光头
仿佛
在剃度
为
庙宇
第三首。一个孩子在秋风下,犯傻。想从遍地落叶的柳树下拣回一片银杏的叶子。立足脚下,企盼人类的原始。这就好像佛门剃度,把人引度为佛,把茅屋改建为寺庙,在可能与不可能之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个孩子,就傻得可怜,也可爱,他傻得意志、傻得智慧、傻得哲学、傻得神道。正是这傻,擦亮了一片“带霜的风景”,一个未来的世界……
花痴
我一直强迫自己
相信
槐花的香气是白色的
必须如此
为了爱情
期待
贫血者
种下玫瑰
第四首。“花痴”,爱花,也爱人。花呈五色,而人只一彩,那就是爱。与爱对应之花,是玫瑰。诗人从独爱槐花之白,而改劝人们种植玫瑰之红,自然之爱深入人伦之爱,不仅使自我的生命爱意充盈,也让世间贫血者爱的热血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