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对故乡的思念
----简评张金烈的诗
苗雨时
诗人张金烈的组诗,总题名为《我们很难准确说出一棵树多么思念故乡》。不难想象,这是一组精神返乡的乡土诗作。在这组诗中,诗人把自己比拟成一棵树,树离开了故乡,移栽进城市,灵魂悬浮于城乡之间,日日夜夜,那树是多么思念故乡啊!树的思念,首先是故乡的花草林木:那《马缨花》,配戴的马,就是一座座山岭的“云贵高原”;那《凤凰花开》,老干新枝,映现着生生不息的爱的葳蕤;那《满天星》的野花,洒满大地,装点着壮美的山河;那《夜来香》,在安静的夜晚,敞亮山川深处的“月白风清”;那《仙人掌》,“不怕干旱,不怕雨涝”,象征着当地人顽韧的生命力。此外,还有《蝴蝶兰》、《薰衣草》、《绣球花》、《牵牛花》、《樱桃》、《石榴》、《蔷薇》等等花卉。在诗人心目中,它们都有各自的生命、花期和故事。它们都在言说着故乡的美丽与丰饶,都声声呼唤着那棵离乡之树回家……
诗人在《我们很难准确说出一棵树多么思念故乡》一诗中,这样写那棵树:它在“城市喧嚣漩涡里”,独自兀立着,依然“守护着大山里的时光”,地下的根“述说着一种忧伤”;它的“每一片树叶只为大山里的春夏秋冬鼓掌”,“常常从夜晚自己的身影里回到故乡”;它的有些枝条,日渐枯干……的确,人们很难说清这棵树对故事有多少思念和眷恋。《故乡》,是一本书,“开篇第一页”就是人一生的“序言”。在这本书中,“故乡很大,家很小”。但那里有自己的父母和童年。一条心上的小河,迂回蜿曲,牵系着生命与故乡的血缘和惦念。他《感恩》家乡的山水和自然。常于夜晚,仰望星空,数说着那些星斗是“家乡父母/以及近水和远方”,而那些星斗是“前世今生”未道过一声谢的,但它们也“为我点亮了一盏灯”……于是,他《听雪》,他抚弄《竹韵》,他《记住一段流水》,这些都曾涤洗他的灵魂,扶持他的生命,并在岁月流逝中,型塑了他大山一样的峭拔人格……
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我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其根曰静,是谓复命。”诗人个人诗观是:“做心静之人,作禅意之诗。”他以虚静的心态,观照故乡的风物与人事,很容易领悟了万物蓬勃生于静,从静到动,最后一切又复归于静的这种自然常道。以静制动,揭示了生命的本源和本质。因此,诗人的精神返乡,是持守自我生命的本真,也即赤子之心。以此种美学,对待诗歌写作,诗人便有力地开创了它的独特的艺术境界,那就是天地与立、物我合一的寥阔、旷远和悠长。诚然,他的人和他的诗,犹如大地上挺立的一棵树,在历史的风雨中,枝叶飒飒,诉说着人类生存困境的话语,讲述着中国乡土的故事,以空静的哲思,给人们的心灵以清纯的慰藉和犀利的警示!
雨时诗歌工作室
2016年2月1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