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健如风诗歌的基质和艺术生成

(2016-02-15 22:20:39)
分类: 诗评

                     健如风诗歌的基质和艺术生成


                                               雨时诗歌工作室    苗雨时

       健如风的诗歌,大多为日常生活写作。但不是平凡日常的遗忘的去蔽的呈现,而是寻求日常的深度,即日常生活作为书写人生的密码。这密码,就是日常的奇迹,就是灵魂于生活中的在场,也就是生命对日常生活的感受、体验和领悟。这一切,都是独特的、个性化的,带着诗人的呼吸和血肉的。从来不是类聚化的自动的情感反应。因此,个体生命的经验,感性与理性融合,便成了她诗歌的内在肌质和和根本命脉。
       与此相应,她诗歌的艺术生成,也就有了如下特点:
       其一、进入诗歌的角度新奇特异。当然,不同的诗歌有不同的切入方式。可以正面直对,也可以旁敲侧击,但更可以中间突破,或反向思维。如《返乡》:“看到一个地名落泪/是中年以后的事”……这是中间时间段的进入;又如《今天不喊你母亲》:“今天我不喊你母亲,但你/依然是”……这是悖反式进入。如此等等,都给人一种奇特、陌生的惊异,一下子把读者引入诗境。
       其二、结构坚实,中心凝聚,脉络明晰,富于节奏感和运思动力性,整体架构具有巨大的意蕴张力。或设置核心意象,伴生意象围绕着它展开、鼓动。如《莲》,就是咏莲,其他为莲的映衬;或言说某种意念,按其思致运转、行进。如《槐说》,以槐树的口吻,倾诉生命在人生四季的轮回中的成长与感触;或以象征和隐喻为主导,营造诗歌的情境和气场。如《梯子上的人》,“梯子”是象征或隐喻,它是用来丈量生命在虚空中的理性工具。这样诸多的结撰方式,使她的诗歌产生一种完成之后仍继续运行的神奇的魔力。
       其三、话语方式,采取德国诗人艾希诗歌的“砍光伐尽”的策略。没有繁词冗句,不做过多的装饰,而是竭力追求精简、直接、果敢、尖新,以做到此在、具象、空间、活力。试用《月光草原》一诗为例:“不会讲故事的人,只写诗/写一片月光的草原/荒蛮、寂静/写月光落下,开出穗/又是一岁枯荣/不为人知”。短短几句,没用华丽的词藻,就平实而有意味地迹写了化外月光草原自生自灭的无垠的静美。因此,她诗歌的总体艺术风致是:明丽、质补、隽永,以简驭繁、柔中蕴刚、大气沛然……正所谓“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点评《返乡》
后一篇:健如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