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土诗的深度书写

(2015-05-25 08:00:42)
标签:

房产

土地

诗人们

诗人

乡土

分类: 诗论
                  乡土诗的深度书写

                             苗雨时

 

近年来,哲学意识的强化、形而上的追求,是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倾向。以乡土诗为例,很多乡土诗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对一般乡景、乡俗、乡情的叙写,也不只赋予它一般的社会意义,而是把人类生存与土地联系起来,探求它们深层的渊源和相互依存的根蒂。1991年《诗神》在这方面也不乏众多的力作。亘古以来,广漠悠远的土地默默地承受着人们的血泪和汗水,承接着诗人们的悲哀和礼赞,也赋予他们生命和热情。每一次的目光交接,都是互相的叩响和渗透。今天的诗人们以一种现代意识审视自己的文化母体,力图超越自身局限而进入人类共同追求的精神命题。“重返家园”,就成了一种超地域的哲学意象。它在人们一次又一次的反诘和自省中变得越来越明晰。作为人类之母的土地,不仅是人类的衣食之源,也是他们汲汲以求的精神彼岸。所以王建旗的《生活的恩情》,不是站在生活的边缘,对泥土与谷米进行赞美和感恩,而是“神情肃然”地倾听土地在阳光下“噼噼啪啪的响”,领悟土地上穿射的生命之光,感受它的普照和占领。在那里,死亡与诞生相伴,“天地不灭,生命永继”。生活的恩情,是土地的恩情,是诗人对土地的一种“莫名的感应”。而韩文戈的《土地恩情》则在一系列的探寻中,抒发了诗人对土地自省式的咏叹。在他的心目中,土地是至高无上的,甚至象庙宇一样神圣。诗人以诘问赞美土地:“是谁幸福得象土里的稼穑”,“瞧瞧你们身上不尽的汗水/谁才给予你们那最后的节目”?土地给予了我们一切,生活在土地上的人们应该珍重土地。诗人看到在通往麦加的朝圣路上,只有“勤劳”、“善良”而又“最有良心的人”,“还心疼着土地和火种”。所以,诗人对土地的破坏与流失,抱着深深的忧虑。他站在土地面前,进行虔诚的反思和祈愿:

 

在丰收或者欠收的日子里  我只是暗自垂泪

土地呀

当歌声喑哑  月黑风高

站在远离人类的地方

我袖着双手,看着你的沉默

和大地边缘庙堂的沉默

那些来自天堂又归于天堂的人  也如我

更加恐怖于一个世纪以来神灵的消逝

 

对土地崇拜的消弥,是人类自身的悲哀。这些诗的沉重与博大,显示了哲学跨越时空的抽象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