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涪江岸畔的一颗珍珠——评唐毅的《城市书》

(2015-03-13 08:15:08)
标签:

房产

城市

诗人

岸畔

莲叶

分类: 诗评

涪江岸畔的一颗珍珠

——评唐毅的《城市书》

 

苗雨时

 

 

《我的江,我的城》

 

涪江,是川西北的一条重要水系。它从岷山雪峰发源,顺流而下,犹如一幅银色的丝带,蜿蜒飘拂在平野、山谷间。遂宁市,便是这条白练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蘊深厚。这里曾是西汉妙庄王的王城。“我的江,我的城”。生活在这样的城市,诗人的生命与城市之光互相擦亮。他“屹立于江天之间”,仿佛王者归来,那江,那城,就是他的“天下”。于是,他在寂寞中,写下的“城市书”,就不仅闪烁着现代的“威严”,而且流转着古老的情韵……

 

《江城夜色》

 

江城的夜景,宜从江上观看。桨声中的“一盏渔火”,引领了一片“如星辰的华灯”。氤氳的水雾,漫无边际的岸畔风月,把城市与自然,做了“最为接近的铺排”。因此,在静温中领略市区夜色,就如梦里看花,“城影如虹”。让人有一种天上人间之慨!

 

《园林小撷》

 

城市园林,是城市的第二自然,传导着一种自然与人文交汇的风情。园林中,假山是真山的一部分,山明水秀,高处建亭,塘中养荷。这是人们烦忙中休闲的好去处。不到黄昏,没有“月上柳梢头”,但竹林之间、金桂树旁,仍闪现着相恋人的身影。一撷园林小景,滋育了青年的生命和纯真的爱情。

 

《滨江之晨》

 

夜色过去,清晨来临。展读江城秋晨景色,关键词,两个字:“干净”。没有雾霾,天地一派清新、爽朗。街道上,这“干净”的,是人,是车,也是心扉和襟怀。在这样的情境中,与秋天交谈与对话,彼此传递的信息,就只能是“幸福”,只有物阜人丰。

 

《晨练》

 

晨练,往往是一座城市的人文景观。不分老幼,很多人参加。江城晨练,有其得天独厚之处,那就是与江水、江风为伴。空气新鲜,水能养人。充分展示生命活力。晨练唤醒了整个城市。你看,“护拦、脚踏车,长发飘飘”,人们开始上班,而“太阳”跳上了塔吊,以“金色的光芒”为城市映现了一道色彩分明的跃动的剪影。

 

《晚云》

 

城市的上空寥阔、悠远,如山堆积的“晚云”,变幻不定:如河流,似山壑,像鱼鳞,宛然一幅水墨晕染的天然画作。在它的笼罩和映衬下,湖波,栈道,帐篷,还有那城市的“万家灯火”。安闲,静寂,舒适……。而诗人也并不急于回家。他流连于这美妙的光景,愿做一个画中人。

 

《龙凤古镇》

 

龙凤古镇,是遂宁市一处古旧的乡镇构筑。地势形胜,如龙似凤,并负载着神话传说。“一脉浅山”,“一湾浅水”。如乾坤旋转,演化着此地的生息与繁盛。也孕育了善良的人性。那妙庄王的三位公主,离家出走,凭灵感救苦救难,最终成为菩萨的故事,至今传召着现世的龙飞凤舞,龙凤呈祥!……

 

《一珠莲》

 

遂宁的市花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遂宁有莲,而整个城市清雅、淡定、从容的气质,却也如莲。诗人自许是“一株莲”,把生命投入池水中。“叶贴水面,静若处子”,“努力撑出水面”。他想象自己是这座城市的“落满伤心的旧识”,前世和今生都是城市心中的“一株莲”。如果有一天,“你打那儿经过”,发现了“我”,也就认识了这座城。因为我的生命就是城市的风采!……

 

《城里有莲》

 

莲,是遂宁的标识,也是这座城市的灵魂。那“落霞”,那“彩云”,飘落“在一片湖,一晼莲,一首歌”中,把这江城打扮成一座宜居的城市。要是谁与这莲一起在此落户,他就如鱼得水。自由、舒适而自在。正如汉代乐府民歌所咏唱的:“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擦肩而过》

 

一个城市的和谐,不只表现在亲密的人际关系上,也常常表现在陌生人之间。一次偶然的“邂逅”,相对“浅浅一笑”,即使“甩甩长发”,“擦肩而过”,也会迸发情感的火花,并且得到金爪菊和蓝果树的欢欣与响应。微妙而有分寸。一座和谐的成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这样融恰而美好。

 

《疯狂的烤翅》

 

麻辣,是川菜系列独有的口味。对这种菜肴和人们的品尝,诗人用“疯狂”来界定和形容:是“麻与辣合奏”的“疯狂”,还是“嘴唇”跳舞,心中冒火的“疯狂”?也许都是。在夜晚城市的迷朦梦境中,在灯影明灭的摇曳下,“烤翅熟了”,那缭绕的烟气里,“疯狂”打开了生命的欲望,于此,我们可以想到,这不畏麻辣的别样的欲望,升华起来,就是当地人独特的品性和禀赋。

 

《边城北望》

 

陶渊明有诗云:“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边城不在边上,要怪就怪心远”。诗人俯仰天地,心胸开阔,城市就被置于大地的边缘。鸿雁当空,望不断“归去又来”,召示了季节轮换;明月当头,“相对于此,我是往在南边的”。两诗人隔空遥望,物候变幻牵动情思。树也好,雪也好,共享一轮月明,彼此的生命和宇宙都集中为一个字:“皓”。这个字,凸显了生命与世界洁白与纯净的脉脉辉光。

 

《题大连作家森林》

 

这是江南水城对北国海滨的思念和祝福。对方作家的名字叫森林,他设想,“一棵树一棵树”,挺立海边。“那些在城市醒来的人们/都是有远大抱负的”,他们心中藏有大海。于是,诗人魂飞大连。看那“海平面上”有树叶飘浮,一只海燕在浪尖旋飞。他开始领悟到,朋友那“轻而又轻的书页里滑出”的文字,“静水之下其实流深”。此种对朋友的认知与理解,恰恰正是对自己的警策。

 

《观音谣》

 

诗人情归故里,在朋友的激励下,又一次寻觅创作资源。阿婆的“观音谣”,在耳畔响起。时光“摇落的是尘埃”,但“摇不落的是记忆”。这记忆中的民谣,承载着“三位美少女”的救世济人的传说。她们的悲悯情怀,随着歌谣流衍至今。正好叠印上当下那些青年志愿者。承继传统,发扬光大,青年志愿者就是现世的观世音。

 

《这里是莲溪》

 

又一次写到莲,但不是吟哦莲自身,而是咏唱养育莲的溪水。莲山之下,这条溪水如原野上的一道“痕”。秋风徐来,蓝天白云,朝阳烁金。大地上,“旗帜、风车、塔吊和工地”,一切文明构建,都在改变着人间世界。但恒久不变的是那青山绿水:“莲山仍是青的,溪水却四溢如银”。大自然的永恒性给我们从事的现代化,以哲学和人类生存的最高启示。

 

《但春天是会走路的》

 

个体生命,一座城市,其演化和进步,犹如走路。“一条路,两条路,还有岔路”。我们看一看大自然怎么走。“春天是会走路的”。“一棵一棵树传递着消息”,从“嫩绿、鹅黄、还有浅紫”,一路走来,旖旎而葳蕤。但春去秋来,最终归于消歇,只等第二年重新开始。这就是自然万物生长的律令。一个人和一座城市,也只遵循此种律令,才能在不断的轮回中,获致长久的发展与繁盛!这就是天人合一之大道和人文与自然异质同构的必然规律。

 

    《城市与田园》

 

    城市与田园交接,构建了最好的生态谐和的城市。“可以放牧的城市是可爱的”:有“湖”,有“岛”,有“错落”的“丘陵”,还有生长着“菖蒲”、“芦苇”和“玉米”的“万顷良田”。生活在这样的城市,没有“不如归去”的慨叹,“田园也未荒芜”,生命依然茁壮,还可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露台浇花遇雨

 

    江城楼房的阳台,是生意葱茏的,培植着各种鲜花和草木。它们朝迎阳光,暮临星月。这是每户人家自己的园地。诗人备有各种工具,浇花,施肥,剪枝……不知为什么,他“一浇花就下雨”。也许是因为阳台花草的茂盛和他的勤劳感动了上苍,上苍怜悯人间,才播撒下一场又一场的甘霖吧!……

 

    《在塞外》

 

    长期居住在南方,总觉得南方的城市是美丽的。殊不知北方的某些城市,也有“塞外江南”。诗人一次乘飞机去新疆伊犁,一落地就发现,那里也是:“长街、垂柳、风荷”,所不同的是街上行走的多为“婀娜多姿的维族少女”。“一个女孩”骄傲地告诉他:由于地势的优越,这里也“谷物丰饶”,“草长莺飞”,并“生长着诗歌和爱情”。因此,这里的城市,也同南方一样,有着“鲜花”般的“宁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