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点燃的关于生与死的冥思 ----评诗道钟波的《祭梅》
(2013-09-10 09:09:09)
标签:
苗雨时情志生命体人生境界第三节 |
分类: 诗评 |
第1节,场景布设与最初观感
日暮黄昏,天地肃穆,“从斜晖纷呈的远山”,迢递飘来一缕犹如钟磬之声。夕阳一样的辉煌,然而于“整纷的粹美”中,却带着“式微的辛酸”,表面上喧响,骨子里却是沉寂,此为视听合弦的通感……
我在梅园中子然独立,看梅花凋落的“迷离”,仿佛感觉到有一种比乌云更幽暗的病魔的力量,使殷红的花瓣参差地铺满曲折的小径,又觉得像一个女子坠楼而亡的残烈……
第2节,对落梅的感受与思索
在这寂静清冷的园中,有谁光顾这遍地的落梅,并对他有所诉说,阐解它的意义?或许,只有梅的枝干,“以烛的忠贞/发微”,来认可零落梅花的品格。清代吴淇有诗云:“尽把精华收拾去,止留骨格给人看”。梅花与枝干是同一属性的。
但我认为,花朵已落,“摒弃脂粉,无异于潦草的荒芜”,“潦草”是指书法的寒乱无序,极为形象。倒是天边的“晚霞的剪影”,迹写了落梅的魂魄,那么雄浑绚丽,虽然也即将暗淡……
于是,我“沐浴更衣”,点亮“檀香”,不是取媚,而是虔诚,更在阴霾的深处“窥探”,在迷雾的高处“缈视”,这生命的奥秘。“将月光束成一股玄亮”,照彻奥秘的深邃。然后,和生命一起走向锦绣的背面,冷静地观察“针脚的错乱”——人生轨迹的错杂与寒乱……
这些问号,都是对人的生与死的探索和哲学叩响!
第5节,向死而生的规划与设定
认识死,是为了认识生。死的晦暗更衬托出生的弥足珍贵。生命只有一次。逝去就不会重来。那么,生的本质和价值是什么呢?他朝圣般地仰望楼台,看楼台旁的梅树,感悟到,梅花高洁,不在于“润红”的浓淡,而在于花魂的不渝的坚韧,以及由此嬗变为人格风骨的旗帜。它将战胜“四面楚歌”,而威然屹立。我所崇尚的不是梅的“煜耀”,而正是这“典故里的血色殷红”,因为它点亮了那“伸眉简慢的夜”,以生之辉光照彻了死亡之夜的无趣与深渊般的寥落……
第6节,与梅的灵魂想通、相契
因此,红梅傲雪的怒放,乃至凋谢飘落,都足以令百花黯然失色,即使是富贵的牡丹,也退去它的“斑斓.”。我独钟情梅花的铮铮铁骨。“投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他的心意与梅花是相知、相合的。他相信,只要“阁楼上灯火”,依然亮着梅的“声息”,哪怕“狐鸣”与利剑,都可以“剁断”和“抖落”,而从“伸手不见五指”的死亡的腐败中,“开出你那个季节的烂漫”,获致生命的敞亮与美好!
第7节,魂逐飞花,在天空流转
北宋诗人林逋写梅花,有句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在这里,他与古代诗人一样,不仅随影赋形,而且闻香有感。他的心伴着梅花于冬雪的空旷中飘飞,流转,在飘飞,流转中,渐有所悟。他感到,那皑皑白雪中绽放的“嫣红的火焰”,远比“太阳炸碎的星点”,“更为犀利”,而灼人眼目。但是,他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神思飞越,他要鉴别一下:这人们所尊崇的“宏丽”以及“宏丽”背后是否有阴影?……
第8节,漂浮中的景仰与失落
诗人继继像鸾鸟一样,在空中飞翔,并在飞翔中,对梅的品格和它的从开到谢,予以深入的甄别与判定。他发现,梅的生命有可尊重一面,即它的高贵,不是来源于枝干自身“雄峻”,而是集中表现在它那“金戈般的怒放”和“忍死的肺部,呼出的赤色”,这使它瞬间获得永恒;然而,另一面,也难逃最终的归宿,即它的凋谢,也有如一片脱骨的羽毛,被风吹落到某个湖泊的角落,舨于死灭与虚无……
第9节,参悟梅的一生后的抉择
反思的结果,他穿越梅树“茂盛的枝头”,洞穿浸天的飞雪,在红梅映雪中,去寻觅另一片“天荒/鸿蒙的田野”。这一世界,存在着别一种生存方式。不难认知,梅花的生命是“入世”的。它有儒家所标榜的人格风范,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除了儒家还有道家。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无为“出世”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精神的自在消遣和生命本真的守护。所以,他要超脱烦杂的世事,和水鸟一起,站在波荡的湖中的芦苇之上,悠哉,悠哉,迎着拂晓的日影,“我们捞虾/或者是捕鱼”,这不也是一种人生的快乐和幸福吗?!……
这首诗,以梅花的形象为中心,步步深入地抒写诗人自我的情志:从梅花的凋落,魂魄在黄昏中翔舞,而进入幽暗的死亡之夜,在探索之后,又回到人世生存的白天,赞颂了梅的高洁与伟岸,肯定了人的生命的可贵与尊严,然后,面对生死轮替的虚无,又于更高的人生境界,确立了自己的有别于梅花的人生姿态。诗词在诗行中穿行,往返冲圻,开合腾越,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意的生命形式。诗中运用了书法和中国画的大写意的手法,渲染和塑造诗的意象,阔大、浑厚、而刚健,使其在朦胧中,约绰多姿。同时,诗歌语言,与古诗词、古汉语言对接,在文句交融中,生发出一种古今迭加的氝氲的沉潜的韵致和气象。这一切,都使这首诗成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它犹如诗人所吟诵的一株红梅。它在冰雪中,凌寒而立,于北风中,从怒放到飘零,展现了人世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而死,死而生的无限的人生风情,揭示了诸多生命哲理的深邃,给人以无尽的遐思与冥想……
附:《祭梅》
1
什么声音?从斜晖纷呈的远山
一如钟磬,迢递而来
整饬的粹美,带着式微的辛酸
我在园中突兀,一团比乌云还病笃的
阴私,使曲陌渐染参差的魔怔
迷离落花,犹似坠楼之人
2
谁还在释放,在坚壁的清野
阐幽。以烛骨的忠贞
发微
摒弃脂粉,无忌于潦草的荒芜
掩盖季节。我以为那朵
晚霞的剪影,是你
浑金的阴魂
你已是天使的天使么?阴私
被你囫囵成星点,世界是一块锦
灵掌类动物在华丽的缎面
绣缤纷
我已沐浴更衣,檀香点亮的
不是媚取,而是一棵树的虔诚
从刺穿阴霾的窥探
到推开迷雾的缈视
那么,让我蹀躞于你的深邃
将月光束成一股玄亮,和你
走在天空--------锦的背面
冷静地观看
谁的针脚错乱
告诉我,夜的金汤城池
是难也攻破,还是一种苟延
还是势均而咄咄的存在
存在于那辉煌之外的另一番灯火
告诉我,如果谁打破瓷瓶
扼住手指的凛冽,你是否
宽宥宛若一池星光的银碧
不会深文周纳,让山色树影
浮光。而分文不取
告诉我,风中之烛的盈天
是一种荒唐,还是趋之
火中取栗。假如活着的蛾子
不如死去的蛾子
你是否会为金鸡的说项
念兹在兹
朝顶你的楼台
润红已不再是你的浓淡
而变嬗成骨鲠之帜
不瀹的坚韧叫四面的楚歌
风靡而退
并非想凭你的煜耀来驱逐
蚊虫的叮咬。只想借一点
你典故里的血色殷红,点醒
这伸眉简慢的夜
我已放弃
诸如牡丹之类的斑斓
原本试图从你镰刀碰撞
锤子的铁铮之中
投簧
此时,你阁楼上的灯火仍然
亮着你的声息,亮着你
剁断的狐鸣和挥落的丝缑
从伸手不见五指的腐叶
开出你那个季节的烂漫
流转
一如嗅着熟悉的芬芳
回家。在距你仅一步之遥处
流转
那寒冬的皑皑里嫣红的火焰
远比太阳炸碎的星点
更为犀利,但一种甑别
依旧蕴涵于宗仰的宏丽
我在风中鸾飘,而不是
萎靡于你的枝肘
所在的雄峻。
擦边而过
你金戈般的怒放,忍死的肺部
呼出的赤色
宛若换骨的羽毛,直遂
凤泊于某个湖泊的角落
9
那么,让我从你茂盛的枝头穿窬
从洞穿的严寒飘飞
去寻找另一片天荒
鸿蒙的原野
在离浪打浪最近那片
芦荡。我和鹈鹕一起
立锥于一斜苇竿之上,径情
拂晓的见影,我们捞虾
或者是捕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