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青年诗人的精神漫游——读夏宏的诗

(2013-02-19 20:11:33)
标签:

抱负

人与自然

良知

太阳

天梯

分类: 诗评

         一个青年诗人的精神漫游

               ——读夏宏的诗

                               苗雨时

 

在物化和媚俗的时尚下,人们的内心深处渴望和需要诗歌。这是基本的人性使然。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它有自我意识和精神欲求。这也是诗歌得以生长和不灭的沃土与理由。因此,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为人们做精神导引的“逍遥游”,这也正是我们时代发展的应有之义。青年诗人夏宏,以他精心结撰的诗歌,加入了诗神信使的行列,为自己,为人们守护心灵的圣地和开拓精神的绿洲,奉献上了他的青春和热诚。这是十分可贵的。因为,他用自身的实践,回答了“诗人何为”的历史课题。   

《醒来或睡去》,是夏宏的第一部诗集。这部诗集显露了他作为诗人的才华和禀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青年在现今的时代背景下,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做的探索、叩问、寻绎和追求。所以,我们说,这部诗集是诗人的心路行程和精神履历。

人类栖居于世界的四维空间,这就是天、地、人、神。人生息于大地上,植根于泥土之中,但它并不满足于物质的生存,而渴望呼吸神性,因此,开始了从生命源初到天空的旅程。而伟大纯正的诗歌,正是为人们架设的攀缘上升的天梯。   

青年诗人夏宏对自己的生命和青春是挚爱的。他也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生存环境,热爱大自然。然而他不安于现实而企盼超脱、超越,正如他在《抵达》一诗中所说:“大地通过空气沟通天空”。这决定了他诗歌超拔向上的精神运行轨迹。关于“精神向度”,评论家陈超有极为精辟的概括:“对光明的追索,对审判罪孽能力的信任,在失败和离心中坚持斗争的生活,对贫困和压迫中把握生命的高迈。”(《从生命源始到天空的旅程》)这些要素,不是作为观念,而是自我达成的本真现实。夏宏的诗歌创作,正是如此。他的诗大多从日常感触出发,或从对自然的感悟中获得灵感,然后在冥思默想中,神思飞越,做哲学的腾跃与升华。清朗,质朴,自然,迂回而不迷乱,简隽而意蕴悠深。例如,对爱情的“追寻”、“那爱最初的颜色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古往今来有多少“挂羊头卖狗肉”的虚伪者。只有“经过火焰”的锻炼,“事实”才是变得清晰,在雨季,“大河”可能改变流向,在风暴中,“朝圣的灵魂”可能受到扭曲;而在爱情的星空下,我们也可能失落爱的真谛,“误入过一片阴影”,甚至堕入晦暗,但是我们应坚持它的存在,问一问自己:

  

    是否也仰望高于额头的群星   

    用泪水坚持   

    用沉默反抗 

  

又如,对光明的倾心与向往。在《太阳》一诗中,诗人对太阳的赞颂并没有单纯化,而是揭示了光明的复杂内涵:它既造成白昼,也带来暗夜;它既唤醒人们的呼吸和激情,又留下一块湿润的阴影;它是大地的恩典,但也不能阻挡住死亡的铁门;我们感谢它激发出无尽的遐想,但也不能在其中沉醉千年……在太阳的赞美中,自身也幻化为太阳。于是———  

 

    作为另一枚太阳   

    我耗尽所有热情进行燃烧   

    我将与太阳沉入黄昏的海底  

 

再如,在对宇宙的某些自然现象的感动中,诗人为我们开拓更为深广的精神境界:一场风暴劈天而降,掠过大地,振聋发聩,摧枯拉朽……在这种变革的危险中,诗人企望构筑一座哲学大厦,给人们支持和慰藉,并使自己的灵魂在“巨大的劫掠中找寻更高的位置”(《风暴》);一阵夜雨雷电交加,惊天裂地,划开世界,击碎昏昧……这时诗人提醒自己,命令自己:“要安定,要忍耐/喧嚣中保持理智,这需要勇气”,他从而领悟到“死亡就是对生命加深一次热爱”(《雷电交加的雨夜》)……   

夏宏在诗中多次写到“沉默”。沉默对他是一座青春的火山,是不可言谈的思考,是言说前的积蓄,是深入生命和宇宙的幽微探寻。恰如鲁迅先生所说:“沉默呀,沉默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这就是“沉默的力量”,“沉默的韧性”。诗人在沉默中,思接千载,心游万仞———理想与现实,光明与黑暗,爱情与冷酷,青春与衰老,生存与死亡,醒来与睡去……在内宇宙和外宇宙的呼应中,错综,交插,撞击,融合,纠缠,分解,下沉,上升,凝聚成一团旋转的、翻腾的彩云,直飘向人类精神的天国。在这片彩云的裹挟下,人与自然、生命与诗,泯化为一,完成了生命的历炼和独特的诗歌文本的创造。   

夏宏诗歌的价值,在于他既不同于现代主义的抵抑,也超越后现代的那种游戏性质的零散和无谓,而是以庄严的姿态和艺术的良知,把自己的生命与诗歌凝结为神圣的一体。这就接通了伟大人类艺术共时体的基本素质的血脉,在诗歌的现代发展中,他找到了真正的源头,结识了但丁、弥尔顿、歌德等伟大诗人纯正的灵魂。不能不说他的诗歌定向与定位,是有别于那些以玩文字自许,反对文化、消解价值的所谓先锋派诗人们的。至少,在他的诗中,蕴含着对人与世界的终极关怀与关注,而这正是成就一个诗人与他的诗歌的绝对的先决条件。这是一种非常令人欣喜的基质和萌芽。最后,让我们以他的诗句,结束这篇短评———  

 

    是啊,多少诗篇等着我去完成   

    多少土地等待开垦   

    太阳向西   

    我看见另一枚太阳为众人升起   

    一颗天堂派来的太白星   

    正要照耀、归属我们大家的庄园 

 

这正是诗人的抱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论诗境的澄明
后一篇:照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