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雨时点评
这首诗,题目《此刻》,标示了诗人所立足的当下的时空座标。全诗由三个辗转绵连的主干意象组合而成,即“枝叶”、“风”、“羽毛”。围绕它们的是伴生意象、映衬意象、对比意象,甚或是主干意象的氤氲与弥散。正是这三个重要意象支架起了诗的审美空间和意蕴内涵。
按照意象的布局,诗分三节:
第一节,叙写人的命运和处境。此刻,诗人站在空旷的秋天的原野上,面对树木的“枝叶”的飘摇,她体悟到生命季节的转换。于是,她把“枝叶”置放在夏去秋来的岁月更替的节点上,作为人生命运的象征。这“枝叶”的零落,也隐喻了现代人的生存宿命。至于“冰凉”、“无力”、“霜雪”、“白头”等的映托,不过昭示了人生四季不可抗拒的律令的必然性。
第二节,面临虚无的人生思考。此刻,由空旷想到虚无。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原本堕入一片空茫。但他们还是烦忙,劳神,生存竞争,企图延长生命。孰不知时间无情,犹如那秋天的“风”,吹拂得一切都成过眼云烟,就连生命“枝干”也无法阻挡。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哲理省思,使她认知到无论“谁与谁,都不过是过客”,人世苍茫,过客匆匆,就像那风中飘零的纷纷落叶……
第三节,超脱世俗的灵魂自我拯救。此刻,在当今的以消费主义为主导的文化历史语境下,物质挤压精神,人陷入了灵肉分离的窘境。“我不是我”。我迷失了自我。那么,怎么办?我只能褪掉俗世的沉重,让灵魂化作一片轻盈的“羽毛”,随天上的流云,“一程一程”地飘荡、“流浪”……。虽然不是寻找,但“流浪”本身,则在远方与回归之间,使生命的本真驻守在自我心灵的家园。
不难看出,此诗的艺术生成,主要表现为意象技巧。意象的选择、转换、组接,主导意象的支撑,辅助意象的衬映与烘托,不仅展现了寥阔、冷寂、旷远的秋的风景,而且,在其中寄寓了深刻的关于人的存在本质的思考。情因景生,思与境谐。两者都根植于诗人日趋深化的生命体验之上。如果说,这一刻,吟哦的是秋日之歌,那么也可以说,这一刻,弹奏的是人生彻悟的生命哲学的咏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