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漠血吟咏自然的诗
(2011-10-28 18:02:37)
标签:
临水想一句诗歌入睡诗人精神家园红高梁 |
大山深处滋育的生命之绿
——解读漠血组诗《想一句诗歌入睡》
苗雨时
诗人出生在贵州大山褶皱里的小村庄。后来离开山区,到城里工作,但始终魂牵梦绕地依恋着他的家园。此种魂牵梦绕,就成了他当下诗歌写作的不竭的灵感源泉。诚如他自己所说:“在工作之余,闲暇的时候,一些挥之不去的情景,一些刻入记忆的东西,慢慢爬上来,在大脑里窜动,这些窜动的物事成了我写诗的第一手材料。”由于与家园拉开了审美距离,真实的乡土与梦中的乡土相迭印、相辉映,因而使他产生一种归宿感和绵长的眷念,从而,更好地唤醒了灵魂深处所潜伏的自然人生的诗意。
组诗《想一句诗歌入睡》,表现了诗人的家园情结,构筑了现代的自然神话。
第一首《村春》,心灵屏幕上在回忆中映现了家乡的春天。这春天的主色调是“绿”,是细雨濛濛中那润泽的“绿”,是浓重的漫山遍野的“绿”……。这“绿”是燕子舞着春风衔来的,“每张绿色的小嘴都深深呼吸”着春的“微甜”和“浪漫”;这“绿”是阳光下“丰腴而松软”的泥土孕育的;这“绿”之上,有花开,有鸟鸣,有牛羊的哞叫,有各种植物种子的爆裂与茁生……这“绿色”是“抵挡不住”的,它象征着生命顽韧的力量,书写着深湛的大自然的美学,彰显着乡土世界的蓬勃与活力。这样的“绿”裹挟着浓郁的“乡愁”,它是诗人的心、诗人的梦。这“绿”色植入诗人的心中与梦境。他临水观鱼,绿色的家园映现在水中,于是他感悟和洞彻到,这是:
此种大自然的现代神话,蕴含着诗人“五千年的痴情”,也触痛了他的悔恨,因为出走乡土的“错误”的机缘,几乎“消灭了诗人的一生”……
根植这种自然哲学的精神场域上,其他的一些个别的植物,便生长出诗人人格形像的不同侧面与维度。高举火把的“红高梁”,倾一生心血,秋风中飒飒摇红,昭示了诗人生命价值的吁求:“生命的最高/在于成长并献出果实”;“向日葵”,向着太阳“俯首坚持的意向和姿态”,凸现了诗人为人的光明磊落与谦卑的品德;而作为农民饭食的“南瓜”,为了农家的甜蜜,吹号、擎伞,风雨兼程而来,它比拟了诗人质朴的气质:“果实的风度/越是丰硕
纵览这组诗歌,它的主题和意旨,确证诗人说过的话。他说:“一个热爱自然的人必定爱人类,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正是这种爱,促使诗人偎身于大自然为人类构筑了精神家园,也使他自我生命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
至于诗歌的艺术生成,由于迹写的是自然,所以诗人的表达方式和话语调性,也都来自自然、顺应自然,是自然在心灵中的葳蕤、变幻与绽放。因此整个诗歌的美学风致:自由,天籁,鲜活,绚丽,摇曳多姿……。正象一位哲人所说的:“当艺术成为自然的时候,这正是艺术的胜利。并且,当艺术依偎在自然身旁的时候,自然也就完美了。”这无疑指示了诗人今后写作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