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雁翼的诗集《爱的旗帜》
(2011-06-27 22:49:50)
标签:
中国爱的旗帜寄世界诗人朋友大巴山的早晨拾到的抒情诗 |
分类: 诗评 |
雁翼:高擎爱的旗帜的世界性诗人
苗雨时
雁翼,在当代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诗人。他从大地之子,到革命战士、人民诗人、时代歌手,乃至世界友谊与和平的守望者。这在中国当代诗人中,是极具代表性和典范意义的。他的诗歌,始终高举爱的信仰和旗帜,爱土地、爱人民,也爱地球上的人类。因此,他的名字,不仅属于历史变革的中国,也属于风云激荡的世界!
2007年12月25日,诗人给我寄来了他新出版的诗集《爱的旗帜》。这一年正值他80岁。看着这朴素的诗集和诗集扉页那好像在与朋友谈笑风生的照片,心中不禁感慨万端。回眸他近60年的诗歌创作,一路走来,从《大巴山的早晨》、《在云彩上面》,为巴山秦岭筑路的建设者们的艰苦卓绝的业绩而讴歌,到《白杨颂》、《白杨林风情》,表现家乡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建设新生活的奋斗精神,后来,又有历史反思和现代化歌唱的《拾到的抒情诗》,而这部《爱的旗帜》,则是他走遍世界、关注人类命运的诗歌作品。抚今忆昔,我们仍可触摸到诗人那颗滚烫的不老的诗心,它永远跳荡着泥土的脉动,奏响战歌的旋律,放射着人类良知的光芒……
《爱的旗帜》是诗人1995年参加世界诗人大会时,献给大会的一首诗:
呵护世界人民的美好与幸福,我们需要有忧患意识。对于关涉到人类命运的战火,应防患于未然。诗人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他身上留有二战的弹痕,来到纽约联合会大厦门前,“观赏那朵铁花”,那“毁了多少生命多少城镇/才夺下战犯手中枪/扭成这件艺术品”,他感到忧心和警惕:“我观赏因我忧虑
他走遍全球各地,以老迈之年,积极参与各国人民文化友好交流活动。他走到儿,把爱栽种在那儿,把诗播撒在那儿。他以美的和谐拥抱世界,又以爱的凝聚被世界拥抱。他在蒙古,阅读“诗的原野”,“辽阔与倔强”,“好大的一张马头琴/山山水水花花草草/都在弹唱”;他到“马尼拉”,走进广场拜谒诗人卡洛斯,“诗人坐在高高石柱上/扬手指向天,似乎/要我飞天摘月”;他来到“泰国”,好像“走进佛/走进另一种样式的生活”,“宁静”中有一种人性与神性的结合;在“悉尼歌舞院”,他看到了“神话”变成“现实”;在“马来西亚”,他领略了吉隆坡那V字型手指的巨大雕塑所彰显的“雄性的自信”和“母性的多情”……;1991年,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授予他“世界杰出文家勋章”,他回诗写道:“怨恨——拒绝/友爱——拥抱/五洲四海同德同道”;1996年,美国世界名家协会授予他“世界杰出诗人”称号,他写诗以记:“诗人是一棵树/珍视摘果的人神态/更看重果实的丰”;2004年,巴西颇具影响的杂志《政治效果》,评他为“关心人类命运”的诗人,他以诗回敬:“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会使世间更美/会使花朵更香”……
诗人站在地球上放号,面向世界发声,然而,他首先是东方诗人、中国诗人。他背靠崛起的祖国,挺直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以上海的名义,向全球寄语:“不要战争不要残害/不要霸权不要愚昧/地球,万年的文化沃土/应该滋育出一个/和平共享的时代”;他以神舟六号的返回,为“天宇留话”:“这就是中国人所以称中国人的/花朵般的情怀/天山样的志向”。他以中国人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渊博智慧,指点世界,致力于推进地球向着美好的未来加速运转:关注人类社会的进步,叹惋历史的倒退;歌颂曼德拉是“一棵神奇的树”,吁请“阿富汗”,“你读懂了吗/横横竖竖的白骨/组成什么文词”?尊敬德国人对战争的忏悔,而不满日本小泉对战犯的参拜;感叹普通人平凡生活来之不易,更珍视和平是人类生存的福祗……
他知道,和平并不会从天而降,也不是某些权势的恩赐,他寄希望于世界人民,和平的伟力在于人民,在于诗歌。他在《寄世界诗人朋友》一诗中,这样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