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学梦的地震诗

(2011-06-15 17:26:17)
标签:

张学梦

唐山

大地震

地震遗址

蓝色纪实

分类: 诗论

纪念唐山大地震35周年,特发此文……

张学梦的地震诗

苗雨时

 

诗人是亲历唐山大地震的,他震中劫后复生,大地震绐他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记忆。他写了一系列关于地震的诗,组诗《1976·蓝色纪念》、长诗《大地震》是比较有名的篇章。组诗中有两篇佳作:《蓝色纪实》、《地震遗址》。第一首写他地震中被埋在瓦砾之下的生命体验:地震时,他距震中仅约五百米。地震开始后,他从狂肆的颠簸中惊醒,看到了奇异的地光闪烁.世界在他面前痉孪成一幅野兽派的图画。他感到石头嵌进他的躯体,生命向凄凉的蓝色沉浸,他临到了生的尽头、死的边缘。这时他泯灭了生死之虑,超越了恐惧,超越了哭泣。然而,死神并没有降临,他死而苏生,蓝色由暗而明,蓝色的沉寂又转化为蓝色的希望。于是他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生活的美好。“原来存在,就是存在初始和终极的意义”。全诗以“蓝色”状写诗人地震中的生命体验,真切,微妙,而又动人心魄。不用黑色、绿色,而用“蓝色”,这是亲历地震的人才有的独特的发现。这一发现,成就了一支灾难中的生命之歌。第二首,唐山震后,新唐山城迅速重建,但也留下了若干遗址,供人们参观。对唐山人来说,这是不忘的记念。它使人们不忘那破坏的惨烈,不忘那死亡的触目惊心;但它也映衬着今天那“闪闪发光的蔓草”,烘托着迎面嘻笑着走来的姑娘,他们那被阳光镀亮的鲜艳的脸庞和美丽的衣裙。这里物与人、生与死的强烈对照,包含着深奥的生命真理。那些在刮石间荡漾的“处女们的快乐的眼神”,是一部永远读不尽的生命哲学!

《大地震》,是张学梦为纪念唐山地震十周年写的一部长诗。它表达的仍是生与死的主题。诗人展示了“彻底的毁灭”,但从“彻底的毁灭”中,他也看到了“彻底的生”,发现了人的生命的顽强意志和不可催毁的精神信念。他这样坚定地告诫和启示人们:

 

    你崇拜和歌唱自己吧

    你的力量,你的奋斗,你的灵气

    不论平和或乖戾

    我们才是这星球存在的主题

 

诗人相信生命,相信人民,相信人类,他的诗永远与生命同在。他这样向人们昭告:“我的歌呀,将永远作死的结论。生的序曲”!

诗人对自然灾害的思考并没有囿于唐山,而是放开眼界。从中国联想到整个世界。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所以,他写了《联合国减灾十年偶感》:在浩瀚的宇宙中,小小的地球不过像“蚁卵一粒”,这种孤立无援的处境,使地球成了人类的共同皈依,各种肤色的人都成了“地球村”的村民。“几乎所有灾难都会殃及世界”,那么,怎么办?只有全人类从一致的福祉和利益出发,在茫茫宇宙,“休戚与共,风雨同舟”,共同对付地球的危机,才会有一片生存下去的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