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晓歌诗集《冬天  我用诗歌取暖》

(2011-06-02 13:01:12)
标签:

诗人

白裙子

称呼问题

诗歌

千汇万状

分类: 诗评

骚动的乡土心灵

---评晓歌诗集《冬天 我用诗歌取暖暖》

苗雨时

 

诗人是一个农村青年,他的诗曾象他家乡的小河,虽然折射他命的波光云影,但其质地毕竟清纯;真挚的情思,疏淡的意象,自然明快的语言。然而,小河从八十年代流进九十年代,情况有了很大变化。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汇入与冲激,小河出现了一种浮躁的旋流,诗的生命情调也千汇万状、色彩斑驳,艺术流趋呈现多种方向,多样形态。这种状况是时代使然,也是诗人人生追寻与艺术探索的必然结果。

市场经济的兴起,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不仅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各种观念。这里,有喜,也有忧。在这种大潮中,诗人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人生座标,特别是如何从审美角度看待眼前这纷纭变幻,是诗歌生存的关键。也许诗人一时尚未确定最佳选择,思想情绪还显得迷茫,但以人为本位的追求,正导引诗人的人生之船与诗歌之帆驰向新的港湾。在这部诗集中,诗歌映着诗人心灵的碎片;《称呼问题》,使他思索,为什么“同志”变成“小姐、先生”?“生活/被命运切割得支离破碎”,为什么“今天与昨天水火不容”,而“使那篇关于明天的想法/半路被中断而又无可奈何”?人生走进了“雾区”,“你没有过同样的经历/所以  无法适应这种环境”,“在这特定的氛围中”,“不知该干什么/也不知道该想什么”;他所喜爱的诗人顾城“在那个孤岛走了”,“是去圆他童话诗人的梦”,还是耐不住人间的冷暖?……于是,他阅读土地,阅读父亲,阅读古树与白雪,阅读少女的白裙子,他渴望人生和世界从沉沦走向澄明。他的那些关于土地、关于土地上美的极致的吟哦,在人们正逐渐疏离土地的今天虽然带有某种挽歌的性质,但从根本上说,土地毕竟是人类生息的源泉和最终的归宿,所以,也不啻是对人类的一种警醒。《古树》最精采的故事——枝头鸟鸣,是古老民族新生梦境的一种象征;《一场雪》作为大自然骚动的一部“杰作”,是人性的“原始的纯真”的写照;而少女的“白裙子”,则不仅闪现着青春与爱情的美好,也表现了诗人对灵魂和谐与圆满的向往与追寻:

 

    我的一切的一切

    都会象你

    象你的白裙子

    象这个季节般

    透明

 

诗,是诗人个体生命的审美表现,生命形态决定着艺术形态。生命情调的驳杂必然表现为艺术的多姿多彩。这部诗集正是如此。它改变了诗人过去创作中那种单纯乃至单调的状况,而使诗歌艺术从狭窄走向开阔:有具象,也有抽象,有意绪,也有梦幻。既有写实,也有象征、喻比、暗示,既有高昂,也有低抑……然而,由于诗人朴实、真挚的个性,他的诗歌总体风格:平实而不肤浅,明丽而又丰富,清新中不乏深刻,朴素而有光华。正象他在一首诗中所写的:

 

    在这特殊氛围中

    我只能省略一切多余的动作

    为你的视线提供最精彩的部分

    而后  屏息静坐

    倾听你目光向我逼近的声音

 

这是诗人灵魂的姿式,也是他诗歌的姿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姐妹
后一篇:评郭建江的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