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准备:诗歌研讨会上的发言----谈清荷玲子的诗歌创作

(2011-03-31 19:28:08)
标签:

法国

诗人

玲子

三原色

趁着月光返回

分类: 诗评

                清荷玲子诗歌研讨会上的
                      发言提纲
                                   苖雨时

 

    当今时代,在市场经济大潮的鼓动下,中国社会呈现了一种奇特的历史场景:表面上是物化媚俗,喧嚣浮躁,时尚弥漫,广告覆盖;而其底里所潜伏的却是人文沦落,价值失范,灵肉分裂,人性异化,生存压力……
    诗人处于这样的文化历史语境,天空渺渺,大地沉沉,面对人世间的滚滚红尘,她的生命存在,该有怎样的定位和价值取向?她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时代代言人,也不是高蹈的文化英雄和预言家,而是一个普通人。作为普通人,在与普通人共命运的过程中,她致力于做自我灵魂的守护者,把诗歌当作一种人生的形式,在诗歌中,为自己也为他人寻找生存的理由和活下去的精神支点。
    这就是清荷玲子诗歌的总体探索和基本的主题指向!
    诗人把自己置身于天、地、人、神四维空间,开始从大地源初到天空的生命旅程。在艰难地攀登中,她思考生与死、古与今、爱与恨、地狱与天堂、存在与时间;她穿越世俗,呼唤神性,阅读太阳自上而上垂直洞彻心灵而展开的火焰的宗卷;她是自我灵魂的探险者。因而,她的诗,激荡着一种青春浪漫主义的清愫,而且,不仅具有时间意识和历史性,同时,也蕴涵着一种超拔的精神向度。
    诗人感应着为生存而不屈的人类精神。人类祈求上帝赐人间以真爱,却被守卫伊甸园的仗剑天使,把祈祷词一剑劈成两半。从此,亚当和夏娃陷入绝望与挣扎的山谷,历尽了尘世的悲苦……,然而,千万年后,那装载祈祷词的漂流瓶漂流而来,打开时,那祈祷词的眉页上仍然生长着象征爱情不泯的“四叶草”……
    诗人汲取着历史孕育的美好魂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一古老的美丽的爱情的原型母题,穿越悠悠的时空,被她召唤到现实中来,使之在自己的心上生根,她抱住一棵前生的青梅,守望着今生自己的恋人从远方打竹马而来……
    人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一片虚无与空茫。诗人在神的启示下,他的灵魂,从大地到天空,又从天空重返大地。这样一次精神漫游与轮回,使她深切地领悟到:爱,只有爱,才能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奠基;爱,也只有爱,才能充实这向死而生的生存场域。从而,为灵魂重建家园,让生命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
    为此,诗人从三个维度展开:
    其一,敬畏自然,亲近自然,从自然中获取生命的力量和爱的源泉。《隐进》一诗,写清晨万物醒来,山河跃动,一片生机蓬勃的景象,她惊喜、振奋,在一朵小花的顽韧的生命力的启示下,她梦入峡谷,幻化为一滴露珠,落在草尖上,以此融入了自然,并隐进了眼前的青山绿水。人与自然的本质合一,提升了她的生命质地。
    其二,热爱人生,从平凡的生活中,寻觅诗意,探求个我生存的深度。在《不知深浅》一诗中,她安于平凡普通的生活,做勤劳、善良的人,并预想,当我们活到一杯水喝成酒的年头,回忆往事时,为守住生命“白”而庆幸。维护做人的尊严,把一生的时间贡献给大地,并从大地得到馈赠。这样,个人也许不属于历史,但自身却成了历史。这就是有深度的生存!
    其三,面对现实的躁动与烦杂,物质对精神的挤压,她折返内心,重塑心灵,走向灵肉统一。例如,《趁着月光返回》这首诗,在中秋之夜,人们纷纷回家之际,诗人却趁着月光返回自身,先是皮肤,又怕皮肤的白晰成为别人的镜像而模糊了自我,所以,继而进入身体内部,抵达心脏,再由心脏深入到血脉。显然,这样的返回,最终的境界,是灵肉一体……
    不难看出,自然、人生、灵魂,构成了诗人生命的三原色。正是这三原色的配比与交融,绘制了他五彩缤纷的绚丽的青春画卷。在画卷的展开中,诗人认识了自我,实现了自我,创造了自我,从而,确立了她风流俊逸、优雅高贵的人格形象!
    诗人的艺术世界,爱的王国,由三个层面构成:外在的意象系统,内在的情感系统,深层的哲理系统。
    她的意象系统,不论是自然意象,还是人文意象,大多不是原在的、实存的,而是经过审美的虚幻化处理,并被赋予呼吸和生命。它们在诗中的运用,打破了生活原型的束缚和局限,适应诗人抒发复杂多变的生命情感的需要,予以错落有致、疏密适度的奇妙组合,因而,使生活真实上升为艺术真实,创造出了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审美空间和诗性世界。
    她的情感世界,也不是自然状态的,而是审美的。不论痛苦、悲哀、欢乐、喜悦,都在于真实性成了美的结晶。这种审美情感,至真至纯,具有深厚性和超越性。而诗的情感,也绝不是囿于个人的,而是在“自我表现”中具有广泛普遍性和丰富深刻的象征意蕴的情感范型。其存在形态,犹如山间的溪流,丰沛、清澈、婉转、激荡……
    法国诗人瓦莱里认为,一首诗的艺术持久震撼力,来源于一种“理性的激动”。清荷玲子的诗,是有思想意识层面的。她的哲理世界,广阔而深邃。正如前边所谈到的:生死的思考,爱的体验与感悟,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探寻,现世人生困惑的破解,等等。这些智慧,是诗的光照。虽然它蕴含于诗意的深处,但却洞彻全诗,使之打开高远的精神境界,闪烁着熠熠的思想的辉光……
    这样,她的诗歌,就构筑了一座层递有序、外在华美而内在精实的、完整统一的艺术殿堂。
    作为诗歌基础的语言,诗人的话语方式是独特的、个性化的。她的诗歌的语感,透着花草的清香、生活的温热和心灵的柔韧;其词采,恬淡、明丽,素朴而有光华;其语势,行云流水,洒脱自然;她尤其注重汉语言的独立成象的功能和它的弹性,把浩渺的思致、悠远的想象,纳入奇美的意象,并以洗炼、跳荡的语言,把意象围绕着主导情志,进行蒙太奇式的并置、串连和组结,从而形成内敛而外张的有机的张力语境和语义场,创造氤氲与升腾的审美空间。正像李清照吟咏梅花的两句诗所形容的:“不知蕴藉几多时,但见包含无限意”。所谓诗的韵味、情调,韵外之致、味外之旨,都是这种语境的包容机制和放射效能所造成的特殊的艺术魅力!
    由此,可以总括清荷玲子的整个诗歌。我们以她笔名所标的那枝清奇的荷箭作为象征与比喻,来写照她的艺术风格:

        夏日池塘,清风送爽。
        一荷卓立,婷婷玉妆。

        朝华夕秀,素雅端庄。
        摇曳多姿,播洒幽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论散文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