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冯骥才:范曾书画传天下——《观范曾书画展》有感

(2016-07-11 08:30:00)
标签:

范曾

范曾博客

范曾的博客

冯骥才

艺术家的胸怀

分类: 范曾·他山评论

朋友说,范曾知我家失窃,仰面开怀大笑,据说直笑得看见嗓子眼。我说,好好,有此气魄,方能称大家。谁能做出如此的反应?我谓知我者,范曾也。

皓如银光洩地的宣纸上,一点一划,内涵非同寻常,寻常便没了书画的价值。笔力腕力功力学力,逸气神气骨气才气,都在其中。为此书画才有了高下分。李太白一绝句,字字重千斤,梅兰芳一段唱,句句如吐珠。珍珠是整个海洋的浓缩,金子是从整个宇宙提取的,非有一股巨大的包容力凝聚力贯通力不可。包容万象,融会贯通,是中国文化的特征,是它深厚恢宏之所在,也是中国艺术家立足的基点和制高点。基点设在至高点上,目光所拥所揽所获,便是风云日月、大江群山、莽原大漠以及回荡其间之浩气。

范曾思想的足,从渊深的历史学中起步,一步老庄,一步禅门,一步碑林,一步画苑,一步诗坛,一步古人,一步造化,一步外洋,一步中华。历史的目力使他洞穿现实的本质,生活的灵性赋予他形象创造的激情,禅宗的悟使他笔端不浮夸于炫目的技能,诗的意境使他理想的思索还原于高层次的审美,书法之功使他飞似的锋毫力透纸背,形象的幻觉又使他文字的艺术更多抽象的表情,而中外艺术的比较使他更自觉打通古老文化流向当代文明的渠路。

在这之间,范曾为自己的艺术生命设计了一副宏大结实的骨架:书法为骨诗为魂。

这样的他的诗书画就浑然一体把人们带入一片大气磅礴的境地了。

范曾之作,常常给我一种奇异的感觉。他笔下的各色人物无论贤达高僧酒仙狂士诗圣村夫浣女稚童,乃至野鹤闲云流泉飞瀑盤松怪石,都是范曾自己那狂放不羁的心性、飘洒自如的情怀、豁朗风发的姿容。

艺术家的胸怀是一座如太阳的熔炉。前人的知识经验招数手段,入内则无,悄然汇入自己的灼热的血管,一旦被灵性触发,迸发而出的是闪烁其强烈个性的熔浆,千万张面孔中独一无二的自己。不可替代的才是艺术的最高价值。书卷气绝非学究气,一如酒的醇香不是麦芽发酵的气味。艺术家接收的是古今中外,输出的是自己的精灵。在范曾擅长的线条里,有周昉风飘似的流畅,张择端蚯蚓样的苍劲,陈老莲刻石凿铁般的古拙,有十八描的神髓,有《八十七神仙图》的气势,但却找不到周昉,品不出陈老莲,看不见张择端。十八和八十七的原状全被消化了。艺术的胃口愈大,消化能力就得愈强。流畅而不滑腻,古拙而不生涩,苍劲而不凝滞,便是范曾自己。因人因意因情而变化的线也是范曾自己。那《酒中八仙图》笔笔带着“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桀骜不驯的傲骨;《尊者》的线条超凡脱俗,一如这高士纯净如水的心境;《师古人亦师造化》锋尖甩出的是大千世界永不枯竭的生气;《放鹤》满纸飞舞的则是难以按捺的风发的笔触。我尤其喜欢,勾画鉴真和尚一双盲眼的那两条凝重的线。线中仿佛含着鉴真大师全部生活和心境、苦涩执拗磨难和真诚,倘若睁开,我料定必是一双光彻人间的眸子。

为什么范曾偏偏选择这些为人们敬仰的千古圣贤,这些刚直坦荡百折不挠的人物,为其造像?是这些显示中华民族精神品德胆识志气的人物激发了艺术家的才能,还是艺术家找到了借以完成自己在世为人的追求?追求是个性中的锋刃。艺术总是在鲜明追求中展露自己的个性。大概如此,每见范曾画,如见范曾人。

人物画自唐而后走向衰势,大都由于封建社会对思想的禁锢。囚禁的思想僵滞固化,带来的是整个民族创造性的萎缩,一连串就带来科学技术的因循守旧,社会进程变为原地踏步。画家为寻找自身安全,多循迹于山风水光花气鸟语之间。才华畸形发展,结果是山水花鸟一头热,人物一头凉,绘画的社会性大大减弱。与人们社会思想关系最紧密的仍是人物画。五四以来社会思想的活跃促使人物画翻然崛起。几十年来新人物画的发展,使这条几乎枯竭的河道呈现一派激流奔涌波光闪耀的景象。范曾便是在中流搏击奋进的一

中国画对传统的继承最重要的是“写神”的法则。人物画中,人物的“神”则是画中最关键的“神”。人物的神,包括神态、神气、神情和神思。最难表达是神思,即人物的内心活动。我最推崇范曾的《一行》观象图。这位集中显示中国人智慧的善观天象的一行和尚,闭目凝思,心测天象,面部表情在胸有成竹的沉着中微微透出心中紧张的思索。而双手的动作又强调出这心中的把握与操算。此时此刻,天上的风云变化积雷闪电都好像纳入他的头颅中。在人的智力与大自然的神秘较量中,显然一行是必胜者。这支对人的颂歌唱得真实高妙高超,意境高远。

在墨法上,这画也堪称绝好。僧袍用酣畅的泼墨,人物面部与手部则用精意的白描。一面惜墨如金,一面挥金如土,前者见功力,后者见魄力。对比之中才有强调,人物的神思被强调得精确无比。

艺术本是由无到有。落笔之前,白纸一张;一草一石,由何而生?人形物态,生活所赐;寓意激情,由感而发。至于神思韵致品格意境底蕴深意气度风骨,更是深奥莫测,况且要融会这一切于咫尺之图,若非艺术家化自己血肉魂灵于笔墨间,决然不可得也。

与真正的艺术家交朋友,最好的方式是读他的作品。我看范曾画一次,便是与他一次神交。世人皆知此理,于是看他书画读他诗。艺术家最大的幸福,是他的笔下人物比他自己的朋友多,他的人物比他跑的地方广。范曾是此福人。他时在屋中,他的人物却遨游四海。

丁卯正月于津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