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恢宏巨作:《炎黄赋》

标签:
巨作范曾五行大德杨洪基 |
分类: 范曾·诗思如泉 |
莽莽天宇,八万里云驰飙作;恢恢地轮,五千年治乱兴亡。
邙砀(北邙,山名,在洛阳北;砀山,在安徽省)脊脉,逶迤远连昆岗;
河洛清波,浩荡奔注海澨(音shi四声,水涯)。
涉彼洪荒,文明肇(音zhao四声)创;
万代千秋蒙庥(音xiu一声,休养生息),厥功在我炎黄。
曩(音nang三声,以往,从前,过去的)昔混沌未开之时,含哺而无釜甑,结绳不见文字。
伐檀有人,莫及舟车;蚕桑未采,何来垂裳。
《礼》云:“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伟哉炎黄,据天地之大德,值阴阳之交会,通灵鬼神之际,会道五行之秀。
礼行赤县(指中国),情系苍生。
仰畏天,俯畏人,惟宽人恭俭,出于自然;
而忠恕诚悫(音que四声,诚笃,忠厚),始终如一。
不蔽奸佞之谗,不用取容之士。
天下咸归,百姓安乐。
是以列星随旋,日月递照,风雨博施,万物得和以生,得养以成。
嫘(音lei二声)祖,黄帝之妃,始创黼(音fu三声,古礼服黑青相间的花纹)织;
仓颉,黄帝之臣,以立文字。
炎帝之女精卫,衔石而填沧海;
炎帝之臣夸父,逐日以迎霞光。
乃神乃人,惟载远古;
是传是说,宜辅信史。
岁月迁流,穷奇斯生,涿鹿风云突变,域中归于一统,百族聚为中华,自中原而滂沛十方。
从兹以还,历三代二千余年而入于秦,再历二千余年而有今。
天不欲亡我中华,必不亡中华之文化。
中华文化,有源以之开流;
神州百族,有秩以之共理。
炎黄脊梁遍列九州,姓氏血脉,扬辉全球。
龙从云起,先民图腾,乃往昔五千年文明之大标识,亦兹后亿万年之大旌纛(音dao四声,旌纛为大旗、旗帜之意)。
大道之行,讲信修睦,故国之兴,端赖和谐。
宇内各族,世界侨属,齐献瓣香,恭祭先祖。
历万万代,共众芳之所在,固信美而永驻。
刻石再拜,以颂以祷,斯馨无恙。
范曾于抱冲园
丙戌冬
前一篇:与大师面对面,范曾开讲诗联之美
后一篇:范曾海外散文01:客从东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