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看不见的彩虹

(2017-07-13 09:16:36)
标签:

物理

中医

中成药

彩虹计划

2014年10月18日,南京中医药大学汉中门校区,前沿物理学家、《看不见的彩虹》作者张长琳教授和明星诊所创办人、中央保健局医生吴石华老师从各自的角度阐释了对于生命及人体的观点,形成基础与临床、科学与传统的对话。吴石华老师可以从传统中医临床的角度谈谈感受到的“医学的场”,而张长琳教授则从前沿物理学与生命结合的角度谈谈“科学的场”,两位老师共同搭建一条看不见的彩虹,把对世界、人生、生命的看法传递给受众,故此该次对话即名为“看不见的彩虹”。

http://user.tuwentongbu.com/data/upload/ueditor/20170306/58bd0a1f370e4.jpg


嘉宾简介


  • 张长琳: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硕士,原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物理教授,现为德国Siegen大学音乐和音乐教育系客座教授、美国Temple大学尖端科学中心顾问、国际学术刊物《物理治疗和生命物理学国际学报》主编。张教授发现了“生物体内电磁场的耗散结构”、“有机体相干态的客观测量和定量计算”,以及“有机体状态在希尔伯特(Hilbert)无穷维空间的表达”,著有《人体的彩虹:见证科学底下的经络奥秘》。

  • 吴石华:曾任南医大二附院(原铁路医院)骨科医生,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丰盛健康学院客座教授、南中医丰盛健康城“非药物疗法中心”脊柱诊疗专家。中华中医学会南京分会理事,现为明星骨伤康复诊所创办人。中医骨伤家传,西医骨科专业。中央保健局特聘正骨专家,奥运会和第6、7、8、9、10、11届全国运动会集训特邀队医,为扬阳、赵剑华、葛菲、顾俊、张军、蔡赟、陈金、林莉、王晓红、罗雪娟、肖爱华等世界冠军实施康复。

  • 陈兆学:上海交通大学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学博士,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副教授。曾参与过电力MIS系统开发与维护、电力系统图库一体化管理系统开发、电费语音查询软件开发以及软件工程中SEPG等方面的工作;国家985和973智能交通项目中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和基于图像处理的交通信息检测子项目以及国家科技部基于Internet的交通视频传输的中法PRA合作项目和计算机芯片字符印刷体标注自动识别的企业横向项目。中医及传统文化爱好者。


活动回顾


1、吴石华老师从正骨临床及中医外治法的出发结合临床案例谈医学的场,先让大家有个感性认识。

2、张长琳老师从前沿物理学的角度谈科学的场,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定性扩展到定量。从医学扩散到生物学到自然科学到哲学,提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角度。

3、陈兆学博士结合两位老师的特点谈谈自己的研究及感悟。

4、圆桌讨论。

5、中医萝卜会负责人林涛总结,从张长琳老师盲人摸象、描述彩虹以及老鼠的例子中提出这次的活动提出的是一种思维及方向,而不是结论。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面对人体真正的奥秘仍然是摸象的盲人,所谓的科学知识只是一个民主系统,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来做决定而已,并不代表真理。而真理,则需要不断的追求和探索。我们试图搭起一坐虹桥,向真理的方向前进。


彩虹计划简介


本计划面向大众及医疗从业人员传播中成药合理使用知识及健康思维,传播内容以北京市惠民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惠民基金会)已出版张伯礼院士主编的《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读本》及《常见病中成药合理使用百姓须知》为蓝本,力邀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国内中医院校的专家教授针对互联网传播及线下讲座的特点制作相应的课件,以西医病名为纲,以中医症状为目,从而方便大众及医疗从业人员的学习及使用。传播渠道上则采用线上互联网及线下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让讲者与听者能够真正的互动起来。在两者之间,搭起一道彩虹,通过一道美丽的虹桥把有关中成药的知识和技能传播给需要的人群,从大众端拉(pull),从医疗人员端推(push),两端同时用力,从而缓解我国中成药使用不合理的现状。


  • 部分中成药科普主题:

  • 儿科常见中成药使用

  • 感冒常见中成药使用

  • 外科常见中成药使用

  • 皮肤科常见中成药使用


注:欢迎有意向加入彩虹计划的医疗机构与我们联系,联系人 林涛,邮箱 14277@qq.com


彩虹计划方案主体


主办

  • 中医萝卜会


协办

  • 南中医丰盛健康城

  •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公益支持

  • 爱德基金会

  • 北京市惠民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


专业支持

  • 南京中医药大学全科教研室

  • 江苏省中医院中医药青年传承协会


专家组成员

  • 顾勤:南京中医药大学全科教研室主任、教授,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 王长松: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科主任。

  • 金保方:南京中医药大学男科研究所所长,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男科学博士后,先后师从我国著名男科学家徐福松教授和黄宇烽教授,并追随中医妇科大家夏桂成教授研习多年。善以中西医结合方式处理临床疑难杂症,对男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有独到的见解。

  • 侯莉莉: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博士后,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妇科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南京市中医药学会青年分会副主任委员。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省市级课题的研究,曾获得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妇幼保健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两部。江苏省333人才,南京市中青年科技行业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院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秀青年中医药工作者,江苏省第二届名医民选《百姓信任的医疗专家》。

  • 谢雪姣: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师从全国名老中医熊继柏和黄振德教授。

  • 花海兵,副主任中医师,脾胃病专业,江阴市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朱氏诊法”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专著4部,省市科技成果奖3项。

  • 宋珏娴: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医生。

  • 崔德强:中医学博士,师从黄煌教授。

  • 武建设:中医世家。南京市卫生青年人才、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青年中医研究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南京分会委员。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孟景春教授、单兆伟教授、连建伟教授等。10余年中医药研究与临床工作经验,在国内外医学期刊上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参编医学著作4部。主持江苏省科技厅和南京市科委课题各一项。

  • 林树元:中医博士,桂派林氏中医学术传承人,杭州经方中医研究院副院长。

  • 郭顺: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医生。

  • 曹灵勇:医学博士,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杭州经方中医研究院院长。


医疗机构支持

  •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科

  • 南京市玄武区同仁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北京当归中医学堂

  • 成都承启堂中医馆

  • 固生堂中医集团(广州中医药大学固生堂国医馆、固生堂深圳分院、固生堂北京分院)

  • 南京本草堂中医馆

  • 南京传统中医门诊部

  • 杭州经方中医研究院谦川中医门诊部

  • 厦门妙一馆中医专科

  • 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长营村社区卫生服务站



阅读原文:http://mp.sohu.com/main/news/view.action?id=15673686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