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小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0-11-01 09:30:24)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常识

中小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县“普九”、 普及实验教学县工作的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校对实验教学工作的认识也逐步提高。但是,作为教育装备的主管部门,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实验教学开展的不平衡性。面对这些问题,不仅不能回避,更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

一、中小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观念滞后,认识不到位。目前,在一些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并未见到实验教学所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一些学校的实验室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尽管很多学校都在利用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但仍缺乏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培养,更多的是让学生做一些验证性实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一些学校对于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并无什么不安,反而认为实验教学耗时间、浪费精力,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大。因此,这就导致了实验室形同虚设,间接地成了迎接上级领导检查、参观的成列室,教学仪器成了展览品。

显然,这样的实验教学在教育领域是严重滞后的。导致这种滞后的原因,不在于技术,不在于经济,而在于人们教育观念上的惰性。虽然学校早已受到教育现代化的冲击,但围墙之内的许多教育工作者仍在用旧的观念看待教育问题,不了解实验教学的的真正作用,不知道如何利用实验教学推进教育的整体改革,不知道如何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以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因此,经费投入不足的学校自然把实验教学的建设搁置一旁;而经费充裕的学校,也只不过是为了学校的晋级达标,显示领导的政绩而进行实验室的建设罢了。

2.教师的实验素养欠缺。在实验教学的态度方面,对实验教学持肯定态度的教师不多。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实验教学耗时费力,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让学生背实验。

在实验教学知识方面,虽然大部分教师都是科班出身,也都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但就“实验教学”这一特定的领域而言,实验教学知识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和加强。

在实验教学能力方面,虽然许多教师都接受过省州、县组织的中小学实验教师的专门培训,获得了实验教学上岗证,但这只能说明他们掌握了最基础的实验知识、最基本的实验教学技能技巧。

3.学生的主体参与不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广大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目前中小学实验教学未能很好地体现这一新课程理念,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还较为严重。其表现为:学生进实验室的时间少,主动探索、设计的实验几乎没有,有时学生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但也只是机械地按照教师预先的设计进行模仿,更多地是搞一些验证性实验。一些中小学实验教师甚至只追求实验结果,不注重实验的过程。教师讲实验、抄写实验,学生背实验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的实验教学,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能得到发挥吗?又怎能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4.实验教学档案不健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档案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实验教学档案是学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了一所学校实验教学的历史,同时也是实验教学水平的主要信息依据。随着实验教学普及县工作的开展,实验教学档案也引起了各中小学的重视,但就目前我县中小学实验教学档案的管理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软、浅、散”三个方面。所谓“软”是指一些领导对实验教学档案的重视不够,没有把档案工作摆在应有的位置,列入议事日程,管理疲软,力度不够;所谓“浅”是指学校和实验教师对实验教学档案的认识肤浅,认为只要带领学生做了实验,学生操作了,就达到了目的,是否保留档案资料无关紧要;所谓“散”是指实验教学资料零散,残缺不全,分类不当,归档不规范。

二、推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对策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1)加强理论宣传,提高开展实验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开展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工作,是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需要,是保证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效益的有效途径,是转变教育思想,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实验教学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因此,中小学实验教学不仅是与时惧进办教育思想,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实验教学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因此,中小学实验教学不仅是与时俱进办教育的需要,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通过广泛的理论宣传和学习,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更新观念,进一步加深对搞好实验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明白搞好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加强行政宣传,使实验教学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应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适合本地区、本县、本校的相关政策,为实验教学的开展建立有效的支撑系统,确保实验教学政策真正落到实处。(3)通过大众媒体宣传,使社会、家长了解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事,也同样需要广大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和主动配合。因此,利用大众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使中小学实验教学得到千家万户的理解和支持,这不仅有利于实验教学在学校中有生长的土壤,而且能将实验室的功能辐射到农业生产和科技教育中去,这才是中小学开展实验教学的目的与归宿。

2.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素养。(1)营造实验教学的良好环境。实验教学环境是教师实验教学素养形成的物质基础。在从未接触过实验器材的情况下,教师无法获得实验室管理的能力。因此,中小学应为广大教师提供学习和利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教学的良好环境。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投入,确保实验室及基本设施的建设,按标准配齐实验器材,使实验教师有提升素质的条件。另一方面要加强实验室管理,使教师在提高使用技能的同时,努力掌握实验室管理知识,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2)开展行之有效的培训。各校要采取措施,开展好有效的培训,尤其是校本培训。首先是通过理论培训,转变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端正实验教学态度,把实验教学工作的地位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使每一位教师切实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实验教学工作;其次是根据教师对仪器的使用情况,抓好有针对性的培训,做到教师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第三是各校应把提高实验教师工作能力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开展经常性的练兵活动,通过实验教学设计、实验操作表演等竞赛活动,有效地提高教师使用仪器的能力。(3)培养实验教师骨干。中小学实验教学,不仅需要普遍提高教师的实验素养,而且需要大量的实验教学骨干人才。学校要善于发现人才,培养骨干,并依靠他们对学校实验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建设和管理,带动其他教师进行实验教学,从而提高学校实验教学建设的整体水平。

同时,学校对实验教学人才的成长还要采取一定的行政措施。实验教学人才单靠进修培训是不能造就的,它更需要个人的智慧、态度和勇气。因此,学校要在尊重人才、鼓励人才成长的过程中,除落实好实验教师相关待遇外,在考核、评优、晋级等方面应对实验教师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3.创设条件,调动主体参与。创设条件,调动学生的参与动机,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是中小学实验教学的关键所在。首先,每位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上狠下功夫,营造良好的课堂情境。一是要创设民主情境,使学生有参与机会;二是要创设乐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参与;三是要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急待参与;四是创设空白情境,使学生有时间参与;五是要创设成功情境,使学生想再次参与。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发挥,实验教学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另外,针对目前我县中小学实验教学用房少、配备标准低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探索实验室向学生开放的管理模式,以缓解学生动手操作时间不够的问题。要做好这一项工作,必须注意3个方面。(1)各校应将实验室开放这项有益的活动纳入教育教学的重要议事日程中来,把实验室开放活动作为学生必修的教学内容列入教学计划中去,并建立好相应的支持系统,以帮助、支持、解决学校在实验室开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各校应积极探索实验室开放的管理模式,建立实验室开放的运行机制,尤其是要挑选一批有责任心、业务能力强的实验教学骨干教师担任实验教师及学生实验的指导工作。(3)加强实验教学研究。随着实验室的开放,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思维将变得越来越开阔,所提出的问题往往会出乎教师的意料,因此,学校和教师若不加强实验教学研究,恐怕难于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