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促进有效记忆
(2011-05-09 20:12:09)
标签:
艾宾浩斯德国宋体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教育 |
分类: 特殊教育 |
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促进有效记忆
摘要:记忆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本文通过对信息加工理论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介绍,指出了一把的遗忘规律,人们可以通过了解这些遗忘规律,掌握一定的记忆策略,更好的促进有效记忆。
关键词:艾宾浩斯
记忆作为认知心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信息加工理论在记忆方面的研究成果极大地影响了心理学对人类记忆的认识与研究。在艾宾浩斯提出他的遗忘曲线理论之后,对于记忆的研究又有了新的突破,艾宾浩斯意外曲线对于我们促进有效记忆有很大的帮助。
一、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
记忆,是指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属于来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按记忆持续的时间长短把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也叫瞬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也叫感觉登记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其编码形式主要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对信息的保持时间大约为一分钟左右,作为三级记忆系统的中间环节,短时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可分为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并且受觉醒状态、组快、加工深度的影响。短时记忆一般保持的时间很短,记忆的容量很有限,一般为7+2个组快,短时记忆的信息可以被意识到,也可以通过复述转入长时记忆系统。
长时记忆呢,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长时记忆一般按语义类别进行编码、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主观组织。然而,不管是短时记忆还是长时记忆,都面临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遗忘。有记忆就有遗忘,针对短时记忆的遗忘有两种学说,一种观点认为短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信息痕迹的自然消退,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遗忘是由于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受到了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对于长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有四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衰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一种是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记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有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还有一种是压抑说,说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了,记忆也就能恢复。最后一种学说呢认为影响长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是信息提取失败,它认为,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我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二、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是由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是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我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促进有效记忆。
艾宾浩斯在19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正式提出了记忆遗忘规律。大脑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那么,对于我们来讲,怎样才叫做遗忘呢,所谓遗忘就是我们对于曾经记忆过的东西不能再认起来,也不能回忆起来,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错误的回忆,这些都是遗忘。艾宾浩斯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是拿自己作为测试对象的,他得出了一些关于记忆的结论。他选用了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也就是那些不能拼出单词来的众多字母的组合,比如asww,cfhhj,ijikmb,rfyjbc等等。他经过对自己的测试,得到了一些数据。然后,艾宾浩斯又根据了这些点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这条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三、掌握遗忘规律,促进有效记忆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在遗忘了,也就是说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那么,如何促进有效的记忆呢,我们就要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掌握一定的记忆策略,记忆策略是指主体控制自己的记忆活动,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个体在记忆活动中常用的记忆策略主要有主意策略、复述策略、精细阐述策略、组织策略和提取策略等。
为了有效的提高有效记忆力,我们就需要有效地组织复习,最好是复习要在尚未大量遗忘之前进行,其次是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要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避免在一开始就遗忘大部分内容,从而有效的促进记忆。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对记忆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以说他是第一个发现遗忘规律的人,我们在了解了他的遗忘曲线之后,能掌握一定的记忆策略与复习策略,有效的促进的我们的记忆能力。当然,我们对于记忆策略的研究还在继续,如何更大的促进有效记忆在以后会有更好的方法。
珍爱生命,安全铭记心中
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声,就标志着一个生命降落人间,生命的存在意味着什么?每当旭日东升的刹那间,太阳将金黄撒遍每一个角落,大地万物苏醒------那是因为有生命的存在;娇嫩的花朵在绿丛中起舞,萤火虫在黑暗中眨眼歌唱,活泼的孩子在草地上翻滚------这些都是因为有生命的存在。生命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生命又是何其珍贵!有了生命,才有了竞争和拼搏,有了生命,才有快乐与悲伤,有了生命,才有希望与理想,有了生命才有了对生命的珍爱。
世界上最珍爱的莫过于生命,而生命对每个人却只有一次。何况人生在世肩负着太多太多的责任。因此,重视健康是珍爱生命的前提。
当今威胁生命的安全因素都有那些呢?无非是疾病与各种事故。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这个世界因为人的欢声笑语而精彩。如果我们不注重安全意识,视安全隐患而不顾,辜负家人的重望,把生命当儿戏,那么后果不堪设想,良心也终会受到谴责。一件件一桩桩血腥的事实报道,令人胆战心惊,残不忍睹。只因为忽视了安全问题,一个个生命如鲜花在瞬间凋零,给家人、朋友以沉重的打击。到那时,这一切都为时已晚,我们已失去的太多太多,难道只有失去以后才醒悟、才懂得珍惜吗?我们难道还不应该反思吗?
血的教训只能有一次,悲剧不能重演,生命更没有第二次。诚然,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但我们可以防止非自然因素,也就是各种事故。生存就是为了自己么?不,我们决不能这样如此自私。可以说,我们的生命的一半就是家人,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交通事故使我们遭到沉重的打击与巨大的灾难,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再去拿生命开玩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