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婚姻保卫战》你在饰演那个角色?

(2011-01-19 17:23:39)
标签:

影评

婚姻保卫战

看罢《婚姻保卫战》,我想到最多的问题是:当代人类的婚姻究竟怎么了?与过去传统的家庭及婚姻相比,为什么我们人类今天的家庭及婚姻会面临那么多的麻烦事,居然让越来越多的夫妻们,不得不面对愈演愈烈的“婚姻保卫战”?  
  
  
记得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德国社会学家扬因豪尔曾经这样预言:当今时代是一个大变动的时代,人类生产、生活及工作、学习等各方面,或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就人类的家庭婚姻制度而言,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人类传统的“一夫一妻” 的家庭婚姻模式,正在或即将会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他们一生不断地经历从结婚到离婚、从再婚到再离婚这种循环往复,而被这种意义上的“多夫多妻”制度所取代!笔者但愿,社会学家们的如此这般预言,仅仅只是他们为了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力,而纯属他们哗众取宠、危言耸听之词吧!所以,大家也不必过于认真对待我如下的几点看法:  
  
  
1,婚姻即战争?有爱情才有婚姻,有婚姻就有婚姻战争。自打人类有了婚姻开始,人们就在想方设法为维护神圣的婚姻而不懈地努力。然而,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无论是道德的约束还是法律的控制,在今天看来,婚姻的稳定性其实并不取决于道德措施或法律手段,而是日益有耐于夫妻双方当事者作为婚姻前提和基础的情感因素。婚姻在当代之所以成了“人人自危”的战争,也许就在于今天的人们,由于有了足够的物质生活条件以及大量的闲暇时间,去追求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当他们在更多感受到婚内生活的平淡和琐碎的同时,必须更多地经受当代婚外多彩世界的吸引和诱惑。因此,我以为,与其说婚姻是夫妻双方的战争,不如说是每个深陷围城的当事者自己面对自己的战争!  
  
  
2,爱情即婚姻战争的根源?过去人们常说“婚姻是爱情的结晶,是爱情的归宿”,然而人们也十分熟悉另外的说法:“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为什么婚姻和爱情对于多数人常常是两码子事呢?恐怕这正如许多人都明白的浅显道理,即婚前、在爱情生活中,当事者往往因魂不守舍、爱屋及乌等,他们看到和喜爱的只是对方的优点,而婚后、在家庭生活中,他们则在必须面对柴米油盐、一日三餐等日常琐事的同时,还必须同对方的缺点在一块朝夕相处。所以,如此这般反差,导致理想和现实、浪漫与实际,成了一对对难以调和的矛盾。所以,曾经让人心旷神怡的爱情生活,在实实在在的家庭事务中,渐渐变得不再让人激情四射,渐渐地变得平淡无奇,渐渐地变得索然无味,乃至出现针锋相对的意见分歧、没完没了的你争我斗,或者出现家庭“热暴力”、“冷暴力”,或者干脆各奔东西、分道扬镳。  
  
  
3,女士即婚姻战争的主角?为什么女人会是婚姻战争的主角?这里我倒不是指有了像《婚姻保卫战》里的皮具公司兰老板之类的“女强人”们,她们面对自己的老公有了“居高临下”的气势,也不是指她们把男同胞“赶”进了家门,在让自己的男人做了“卑微”的“家庭煮夫”的同时,妻子们主宰了婚姻,而是说当今的婚姻生活,随着广大女人们社会地位的改变,她们在家庭中的强势地位也在不断地提升和巩固。显而易见的是,今天的妻子们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家庭话语权”,乃至于有了可以向一切男人说“不”的底气。的确,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从厨房进入厅堂、从家庭走向职场,过去那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婚姻时代,可能已经一去不再复返,越来越多的女士们可能也不必再顾虑“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反动旧观念的束缚。的确,如果再面对自己家中那个恨铁不成钢的“窝囊废”或沾花惹草的“负心汉”,今天,她们可以不再逆来顺受,她们可以不再忍气吞声,她们可以不再寻死寻活!  
  
  
  
­  
  
各位女士,如果当你面对的是自己家中有个恨铁不成钢的“窝囊废”时,如果当你家中的那个“老几”是个四处沾花惹草的“负心汉”时,如果你整天面对的是个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赌徒丈夫时,现在的你会作何反应呢?是面对现实泰然处之?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是声色俱厉摩拳擦掌?是当机立断分道扬镳?是大吵大闹要死要活?  
  
  
温馨提示】任何媒体或者个人转载请注明原创出自【疯牛说股新浪博客】  
  
情感倾诉、广告约稿、媒体策划请致信:577633108@qq.com  
  
我也在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fns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