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水木书生 翰墨真情——喜获杜鹏飞赐题“三惜草堂”

标签:
转载 |
分类: 转载 |
沐书生是清华杜鹏飞先生的笔名,他自己的解释是:“水木书生也,沐书而生,沐书则生,沐书为生,故自号沐书生。”鹏飞兄籍贯辽宁昌图,1970年01月27日生于山西宁武,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现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鹏飞兄虽然是学工科出身,却喜文史、善诗词、精书画、富收藏。尤爱著名的书画家、诗人、词曲家、经史学家、文学家及艺术教育家姚华(字茫父、号字重光)作品,遂以重华轩名斋。
我与鹏飞兄相识于网络,他的博客我经常去看,他的许多藏友也是我的朋友。这两年,关于鹏飞兄,有三件事给我印象深刻。一是以书画金石为母祈寿。庚寅金秋,杜母寿登七秩,鹏飞兄“效前人以金石书画祈福延寿之例,遍乞海内五色笺于师友间,百日竟获佳构杰作八十余帧,遂以福禄寿禧为题分装之”(鹏飞语)。巧的是,多年前,先母古稀之寿时,我也曾以小型展览为母祝寿,朱乃正、言恭达、李燕、吴国亭、余友心、罗积叶等几十位书画家题赐了作品。
第二件事是去年清华大学建校百年之际,鹏飞兄出于对清华历史和人文的热爱,将自己多年搜寻清华学人的手迹编辑成《百年清华学人手迹选》,请百岁张充和先生题签,并赋七言古风五百余言附后,自费刊印2000册,分赠师友。鹏飞兄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受教于清华整整十年,而后执教于清华,在清华园学习、生活、工作逾二十年,出于对清华历史和人文的热爱,出于对艺术和收藏的执着,长期致力于搜寻清华学人的手迹,力图为清华的校史留住一些生动的素材。这些手迹,有些得来颇费周折,有些机缘实在巧合。从立志于此,到藏品一件件增多,其过程漫长而充满快乐。在母校百年华诞这一个特殊的时刻,鹏飞兄献上了自己一份沉甸甸的礼物。
第三件事是为画家丘挺的仗义执言。今年5月30日,画家丘挺的妻子在中央美院撒下一封措辞凄厉的所谓遗书,上演跳楼闹剧,并利用网络大肆炒作。舆论界一片哗然,网络暴力直指丘挺,口水超过了北京去年的暴雨。在此风口浪尖上,作为丘挺夫妇的老友,鹏飞兄挺身而出,在博客上发表了题为“我来为丘挺说几句话”的博文,“中国自古就讲清官难断家务事,明智者一定不愿参乎到这样复杂的事件中。但是作为丘挺和红艳曾经的朋友,看着网络上肆意传播的谣言和恶意断章取义的视频,我如果不站出来说几句公道话,就实在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也对不起朋友们的信任。”“希望大家多转载这篇微博,为澄清一些谣言尽微薄之力。”这篇文章在他的博客中点击量已超过16万,转载的就无法统计了。那天,我读过该文后,也撰文“关于丘挺,你更相信谁?”声援鹏飞兄,结果与他一样遭来许多板砖与脏水。君子坦荡荡,鹏飞兄值得尊敬。
对亲人、对朋友、对母校无限真诚的鹏飞兄,对我这位没见过面的朋友也格外厚爱,这次赐题之匾额共有两件,一楷一隶。楷书者跋曰:“《明史▪周新列传》云:‘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也。’清贤魏源亦云:‘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宝林先生以三惜颜其居,其意盖寄于此乎?癸巳大暑,沐书生并记。”可以说,这是我收藏的近百幅“三惜草堂”中最精彩的三件跋语之一。另两件出自山东已故书法家高小岩和已故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李志敏之手。有人评价鹏飞兄书法“杜先生不惟精研楷书,其隶书结体端庄,笔画波磔分明,笔法极见法度,远迈汉魏也。若其楷书以清逸秀丽而喻之,其隶书则风神逸宕,颇具壮美之韵。如其结体之松紧、开合、俯仰、向背;笔势之方圆、正侧、肥瘦、疾涩等,皆饶有变化及表现力。”从这两件墨宝看,评价是公允的。
关于鹏飞兄的才学,在圈儿内早有公论。尤其他的跋语与古风,堪称其文笔双翼。去年,建筑学泰斗吴良镛先生90华诞,鹏飞兄所拟寿联:“从此跻身九零后,自当学步更向前。”收到普遍好评。
从2011年春天开始,杜鹏飞、丘挺、邱才桢等人发起“清园雅集”,邀请在京的中青年书画家、鉴藏家同聚,品鉴书画,交流信息。之后,每年公历岁初,农历岁末,在忙碌一年之后,同好即会师于清华园,分享本年心得,共瞻来年愿景。迄今为止已经举行了三次。我不是书画家,也不是鉴藏家,但盼望着有机会在清华园与鹏飞兄等友朋一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