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贵老印象

(2011-03-11 21:18:06)
标签:

王贵忱

鞠稚儒

易福平

沐书生

杂谈

分类: 游踪

和绳斋稚儒兄、持斋福平兄相约赴羊城拜观“乐而忘忧”王贵忱学术与艺术回顾展。展览设在羊城二沙岛晴波路13号岭南会展览馆,紧邻星海音乐厅。展厅不大,却不失别致,从二层到五层分设不同主题。多位博友已有详细介绍(参见谁堂兄博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ff4aa10100pj2q.html、易大经先生博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d355430100r88z.html),书生不再赘述,只贴几帧图片作为补充吧。

王贵老印象王贵老印象
王贵老印象

看过展览,已过午饭时间,在附近星巴克匆匆填了些洋食,就在GPS引导下来到王贵老家中。王老气色不错,腿脚稍有不便,但从讲话和神态看,头脑相当清晰条理。见到我们,老人很开心,稚儒兄是熟人,书生和福平是生客,简单介绍寒暄后,王老就把我们拉到身边,一起挤在长沙发上聊天,老人的手始终有力地握着我和福平的手,如同亲近的长辈对待多年未见的晚辈那样,令我一下子消除了紧张和陌生感。类似的感觉已经久违了,祖父在世的时候,每次回乡省亲时会有这样的感受。王贵老客居岭南逾半个世纪,一口乡音却丝毫未受粤语的侵染,还是那么东北。老先生口中不断提到的“我老师”,听起来总是“我老思”,异常亲切。老人是正牌儿大城市铁岭人,书生籍贯辽宁昌图,老人一听眼睛都发亮了,说铁岭原来是昌图县治下的铁岭卫,如今昌图反倒成了铁岭代管的县。说我们是老乡,很近的老乡,问我知不知道昌图的某某和某某,皆书生所未闻者,只好如实回答不知。老人说那都是昌图的好朋友,某部队的司令。真是乡情浓厚的老人。

王贵老印象
王贵老印象

和王贵老聊天,不知怎么就聊到了苦雨斋周二先生。老人说自己很早就经魏建功先生介绍,去拜见了周先生,并和周先生多有书信往来,说周先生是有学问的人,史学、经学的功底都很深厚,但是他自己曾说过,已经吃了文学的饭,不能再抢别人的饭碗。说周先生的见识不同常人,为护校产留在北大,暗中资助了不少共党和亲共人士,抗战胜利后成了汉奸,从来不为自己辩解。说胡适先生知道周作人的价值,评价很高。又说郭沫若也是懂周作人的。老人说到动情处,竟然有些哽噎。说去周先生那里次数多了、熟了,先生有时和他说些私房话,比如谈到周建人,说他学问不行。又说,有一次王贵老和周先生半开玩笑地说:“您的书我有很多,可是不会读”,周先生就说有一本《说文管窥》你有吗?拿出来一看,是民国十二年周先生出资刻印的线装本,作者是嘉庆时期人,巾箱本,很精美,没见过。其中有周先生一篇跋文,王老说他注意到在周先生的各种文集中都没有收录,应该是一篇轶文。王贵老说鲁迅先生的书,他藏了很多,各种各样的版本,特别是早年的,北新书局出的书,很多都有两种版本,先用道林纸印一些,成本较高,为了降低成本,就用新闻纸再印一批。说有些版本,鲁迅研究专家唐弢先生都没有见过。说到这里,老先生有些得意的笑着,像是藏了宝贝的孩子般的笑,真是可爱的老人。

王贵老印象

谈话中有客来访,是客居深圳的上海钱币收藏家和一位年轻的香港朋友,是一位纸币收藏者。于是寒暄、拍照、签字赠书。王贵老新近出的《可居丛稿》,李一氓先生题签,刚刚印出来,出版社赠送的两千部还没送到,王老手边只有三本,于是我这远道而来的小老乡有幸得到第一本,福平和香港客人分了余下两本,稚儒兄和那位客人因关系近、距离也近,只能等日后再送了。王老在每本书上都认真题了字,虽然是钢笔,却也深见功底。

送别两位来客,我们接着聊天。书生借此难得机会,向王老请教了墓碑行文的范式,又把为清华百年校庆所拟的长联写出来请益,先生竟颇为首肯,反复强调对联诗词贵在言之有物,切忌以辞害意。能够有此亲临教诲的机缘,书生十分珍惜并深感幸运。此行收获良多,物质层面,几本赠书已属难得,特别是王老自印的题跋集,市面上难以得见,更为难得的是得到一幅王老墨宝,是王老典型风格的行草书,小字长题,精彩纷呈,喜出望外;精神层面,难于言表,亦无需言表,那浓浓的乡情,那娓娓道来的渊博,那份虚怀若谷,那份高风亮节,足令书生受益终身。

此时此刻,坐在机舱中,回想今天所发生的一切,仿佛梦中。早晨离开北京的家,实打实在广州停留九个小时,抛去机场到市区往返的三个小时,余下的六个小时是一场文化的盛宴,精神的饕餮大餐。一半时间浸泡在岭南会的文化展场,一半时间沐浴在老辈学人的和煦春风中。这样的精神享受,不知何日能够重温?

 

沐书生

时在辛卯妇女节后一日

于岭南上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