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华轩珍藏清华学人手迹之溥西园

标签:
清华学人溥侗信札手迹杂谈 |
分类: 信札 |
爱新觉罗·溥侗(1871-1952)
字后斋,一作厚斋,号西园,别号红豆馆主,“民国四公子”之一。
溥侗自幼在上书房读经史,学作诗文,钻研琴、棋、书、画,收藏金石、碑帖,精于治印,酷爱戏曲。对于昆、京艺术,生、旦、净、末、丑兼工,并对戏剧音乐如笛,二胡、弦子、琵琶等无所不通,世人尊称为“侗五爷”。精于古典文学和文物鉴赏,并通晓词章音律。
1929年受聘为清华大学昆曲导师,每周拍曲一次。常带着四大弟子陈辑五、叶仰曦、赵石庵、王振声前去为青年学生拍曲,并吸收当时的清华学生汪健君、马伯夷、陈竹隐、廖书筠等参加了由溥侗于1907年发起并主持的言乐会。期间与同在清华任教的俞平伯、浦江清等经常组织曲会。
1933年秋赴南京任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并出任新成立的公余联欢社昆曲组指导员。1935年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候补中央监察委员,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委员。抗战期间居上海,曾任汪伪政府“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1952年病故于上海,家人遵嘱将他葬于昆曲发祥地苏州的灵岩山上。
邵锷元(1881-1962),字蔚华,宿城人。清末秀才。民初曾先后执教于幼幼两等小学、教会启秀女子中学,后者是基督教会在宿城创建,赛珍珠曾同期执教与此。长于诗词,曾与同邑学人组成“嘤鸣诗社”,有劝人戒烟七律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