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墨子手段

(2010-12-25 13:51:35)
标签:

林墨子

治印

书生意气

书生眼福

寿山

巧色

芙蓉

分类: 书画

此墨子非彼墨子也。

与墨子兄定交于雅昌,算起来也近十年了。那时的雅昌艺术论坛刚刚起步,吸引了一批书画爱好者聚集在此。书生初涉收藏,每有收获,总忍不住贴到雅昌,与众人分享,任网友点评。如是得以结识许多好友,相交至今,颇有几位至今尚缘吝一面。与墨子兄就是这样结识的。他在雅昌书画版的出现,如同一阵旋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然而,由于他见识高,胆气壮,观点明确,措辞肯定,而给许多人留下深刻印象。 

大约六、七年前与墨子兄有过一面之缘,他自香江来京,看望在央美读书的好友柯育天,于是我们这对网友得以见光。所幸脾气相投,又有半个同乡之宜,见光而不死,从虚拟世界的朋友一跃而成为世俗的朋友。说是朋友,各忙各的,却也再未见面。今年秋天,因为要为家母庆贺七秩大寿,书生广邀各路师友惠赐书画,墨子兄欣然寄来大作,并代邀育天兄奉献墨宝,于是往来一下子多了起来。

日前书生自台北回京,意外地收到墨子兄寄来包裹。打开一看,竟然是精心制作的两枚印章。墨子兄要为我刻印,事先我是知道的,印文也是我自己拟定的。可是没想到这么快、而且这么好。忍不住又要显摆显摆,顺便也多说几句了。

墨子手段墨子手段书生意气,3.6*2.8,寿山巧色黄汶洋,瑞兽钮
墨子手段

墨子手段墨子手段书生眼福,1.4*2.6,寿山芙蓉带桃花结晶,博古钮
墨子手段

书生于印章篆刻是彻底的门外汉,虽然也曾因自用或送人而操刀比划过百十方印,然而终究未窥门径。然而,谈到篆刻艺术的欣赏,我想不会是门内人的专利吧,作为外行也不妨说说外行的话。

窃以为虽是一枚小小印章,其赏析亦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切入。

所谓宏观层面,是将赏石、赏钮、赏印、赏款综合起来,整体欣赏。此四者密不可分,彼此关照,构成印章整体之美、宏观之美。所谓石不可不佳,钮不可不雅,印不可不古,款不可不文者。这四美齐俱的印章,可称印中上品。

所谓中观层面,可以抛开印石不论,重点欣赏印蜕,也就是钤盖下来的印面本身。印面是印章之本,所谓篆刻,专指以刀完成印面的创作。中观层面的欣赏,首先是印文之美,最低要求是字字有本,不可臆造;较高要求则讲究篆字来源与风格之统一,诸如上古金文甲骨、秦玺文、秦汉小篆等等,以不杂糅为上。其次是印面之布局,朱白之分布,阴阳之互现,也就是方寸之间所达到的点线面组合之美。

微观层面的赏析,当细究线条之美,点画之美,刀锋之美,虚实之美,是从更微观层面来欣赏作者的修养和功力,此时眼中可以没有印石、没有文字,只从点画线条之形态来想象刀与石的交锋、互动,来欣赏作者奏刀之手段。

以上纯属个人浅见,不必求方家之认同。试以上述三条来审视墨子兄所馈赠之大作,宏观层面,可谓佳石良工,四美齐俱;中观层面,可谓生动守法,既古且新;微观层面,可谓意态纷呈,老刀披靡。书生以为唯一美中不足者,边款似过于看中通篇构成,求新而稍失于张扬,于书法、于线条、于点画、于布局,都还有探索和完善的空间。不知墨子兄以为然否?

观墨子兄治印,似乎已超乎印章本身,而将其推高至一门极尽形式美的装置艺术。从印石、印纽、印文、底座、锦囊、锦盒诸方面,全方位营造视觉之美、形式之美。以近乎信仰的虔诚,把每件作品都当做一件精美的展品。这样的印章,已超越了古今以来以使用为目的的篆刻艺术,让欣赏着油然而生敬意,产生距离感,产生神圣感,于是产生美。最感动者,墨子兄竟贴心地赐下八宝印泥和护石精油,进而把使用和欣赏一枚印章上升为从用材到形式均十分考究的仪式。

墨子兄未及而立而出道,方介不惑而卓然有大名,可喜可贺。墨子兄对篆刻形式的不断探索和大胆尝试,令书生敬畏。最后,以墨子兄业师韩天衡先生的话结束此文:“我赞赏他,百折不回的创新意识,百般求索里往往包含着万一的成功希望;我告诫他,凡是有深意而站得住脚的新风,必然包含着优秀传统的内核和基因;我还要提醒他,作为一门艺术,他总有一个似暗而明的疆界,太久地站在边缘处,是会被排斥在篆刻艺术之外的。”

期待墨子兄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取得更大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花朵栋梁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