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充和消息(二)

(2010-12-16 21:39:56)
标签:

张充和

工尺谱

杂谈

分类: 随笔

前几天西泠拍场,充老的一本工尺谱以天价成交。想起我到北港时,充老正在抄工尺谱,我还向她请教如何看工尺谱。

充老说:“抄工尺谱非常麻烦,要经过四道手,错一点儿都不行。第一道是大字,就是唱词;第二道就是工尺谱,也就是音调的高低;第三道是打红的圈圈,是板眼;第四道是点黑点。很麻烦,还有调名字,比如小宫、正宫,还有曲牌子。只能在没人打扰的时候抄,错一点儿都要重来。”

书上既然都有,为什么还要抄工尺谱呢?

充老说:“主要是为了吹笛子的时候方便,抄在折子上,出门带着方便,打开来也方便,就不用翻书了。”

充老还说:“真有意思,谱子都是我自己用的,也有人要买。他们又不唱昆曲,买了去干嘛?董桥从我这里买了一本,他也不唱昆曲的”。

呵呵,充老哪里知道,大家是冲着她那一笔出神入化的小楷,是冲着那一缕民国闺秀的气韵。唱曲的有谁买得起这么昂贵的谱子呢,买得起的又有谁舍得用它来唱曲呢?

 

下图是充老正在抄写的《秋江》小桃红一段,正在抄第一道,大概是受到我的干扰,这一段出了小错,没有抄完只好放弃了。充和消息(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