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苑人物】曾翔书法欣赏

(2014-05-21 15:22:19)
标签:

书画艺苑

艺苑人物

书法家

曾翔

书法院

分类: 艺苑人物

【文化桥·艺苑人物】

http://s3/bmiddle/001SMMmBzy6J3cscCJAc2&690

 

曾翔,号一夫、木木堂、曲堂。祖籍湖北随州,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办公室主任,中国书法院展览馆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曾翔书法工作室导师,北京印社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院、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等全国十六所大学特聘教授。

  作品曾连续获得全国第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一等奖,文化部全国第十四届书法群星奖,世界华人2007中国书画艺术精品大展优秀奖;连续五届入选 “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中国当代书法二十家提名展”;书法篆刻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六十年》、《共和国书法大系》、《当代美术史——书法卷》;多次受邀参加日、韩、法、德等国艺术交流活动。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中南海、今日美术馆、荣宝斋画院、昆仑堂美术馆、武汉美术馆、湖北省艺术馆、国际友仁及私人收藏机构收藏。

  出版有:《曾翔书法篆刻作品集》、《当代名家新作——曾翔卷》(荣宝斋出版社),《中国书法家书风——曾翔卷》(人民中国出版社,《汉字印象》、《曾翔书画作品集》、《曾翔画虎》、《曾翔08新作》(中国汉字出品中心),《曾翔篆书千字文长卷》;主编《中国书法艺术大师——颜真卿》、《世界艺术大师——克里姆特》(河北美术出版社),《草书入门电视书法教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等。

资料来源:http://collection.sina.com.cn/cjrw/20111021/104142426.shtml

 

曾翔书法

 

http://s1/mw690/001SMMmBzy6J3cr7YoU30&690

http://s11/mw690/001SMMmBzy6J3crdKvU7a&690

http://s7/mw690/001SMMmBzy6J3cpl5gqb6&690

http://s4/mw690/001SMMmBzy6J3cqBnqP13&690

http://s16/mw690/001SMMmBzy6J3csSE7Z5f&690

http://s15/mw690/001SMMmBzy6J3ct00Z85e&690

http://s11/mw690/001SMMmBzy6J3coCdRw3a&690

http://s12/mw690/001SMMmBzy6J3csyrY76b&690

http://s6/mw690/001SMMmBzy6J3csU74he5&690

http://s9/mw690/001SMMmBzy6J3cspadi18&690

http://s2/mw690/001SMMmBzy6J3cro0Cdf1&690

http://s8/mw690/001SMMmBzy6J3cqXiV9a7&690

http://s5/mw690/001SMMmBzy6J3cqKx6Y24&690

http://s12/mw690/001SMMmBzy6J3crJrV94b&690

http://s10/mw690/001SMMmBzy6J3cpprsJe9&690

http://s9/mw690/001SMMmBzy6J3cqxLOE58&690

http://s3/mw690/001SMMmBzy6J3cpFNQu82&690

http://s5/mw690/001SMMmBzy6J3coXJl234&690

http://s16/mw690/001SMMmBzy6J3cp01NJ5f&690

http://s3/mw690/001SMMmBzy6J3conhjc72&690
http://s16/mw690/001SMMmBzy6J3coS06b0f&690 

 

 

曾翔剪影

http://s15/mw690/001SMMmBzy6J3cqvfJk9e&690

http://s11/mw690/001SMMmBzy6J3cqjH742a&690

http://s8/mw690/001SMMmBzy6J3cpLfp527&690

 【文化桥·解读大家】曾翔艺术评价

学者王克煜认为,在当代书坛曾翔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书法家。褒奖者感叹曾翔身上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创造力和令人惊奇的多样性表现手段,而贬抑者则认为曾翔挑战了传统书法的优雅底线,视曾翔为当代丑书的代表人物。但是,只有将其置于传统和现代的大背景下进行综合考量时,才能品味出曾翔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中国书法,有如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黄河一样博大,也如黄河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淌,汹涌澎湃、喧腾不息。北京的书法家曾翔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弄潮儿,他勇于跳进喧腾不息的书法长河,在其中搏击、游弋……

虽特立独行却硕果累累

曾翔毕业于解放军军事学院,师从王任、刘炳森沈鹏先生,书艺精于诸体,长于行草,其书以碑行帖,参以二爨,墓志及汉隶之意态。书写语言厚重古朴,书风静穆俊朗且多奇趣和散逸。其作品深入传统,而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飞扬的个性。作品风格在当代书坛可谓特立独行,融诸体之长而求其通变,给人感觉质朴、率真。
其作品曾连续获得全国第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一等奖,连续五届入选“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中国当代书法二十家提名展”;书法篆刻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六十年》、《共和国书法大系》、《当代美术史——书法卷》;多次受邀参加日、韩、法、德等国艺术交流活动。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中南海、今日美术馆、荣宝斋画院、昆仑堂美术馆、武汉美术馆、湖北省艺术馆、国际友仁及私人收藏机构收藏。出版有《曾翔书法篆刻作品集》、《当代名家新作——曾翔卷》、《汉字印象》、《草书入门》、《启功论书诗钢笔字帖》等书。

对传统的恪守与挖掘

“做人老实厚道,注重德行的修行厚道,本身就要尊重老师。而搞艺术呢,用李可染先生的话就是:用百倍的力量打进去,用两百倍的力量打出来。艺术创作不能亦步亦趋,照猫画虎。”接受采访时,曾翔这样说道。
曾翔对传统的理解较常人更为广泛和深入,他打破了名家书法和非名家书法、碑学和帖学的界限,以知识背景、阅历和经验作为判断和选择的基础,商周金文、秦砖汉瓦、汉晋简牍、北魏碑刻,只要在视野范围之内并认为是美的,他都会把它作为取法对象拿来为我所用。这是比“二王”为代表的名家帖系书法更为久远的传统,只是因为出土的时间较晚,直至清代碑学兴起后其重要的价值才被充分挖掘,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曾翔对传统的恪守与挖掘还表现在对篆隶书所下的功夫上。在不同的场合,他常说,当代要想在行草书上有所成就,非得补上篆隶这一课不行。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篆隶书上下了极大的功夫,体现在其篆隶书作品上,就是线条的中实气满,造型的奇崛朴拙。
在曾翔看来,对传统的所有的学习,最终都要指向创作,如果不能落实到创作上,这种学习是无效的。因此,曾翔对经典的学习目的性很强,往往是只取他所看到的并对自己创作有用的,只取一点,不及其余,而不是以原帖像与不像为目标。这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式。从《东方画赞》、《灵飞经》到《二爨》,到后来的杨惟桢、金农,到“二王”帖系书法,再到汉隶、金文、简牍书法,这一路走来,清晰地呈现出曾翔对传统的发现与升华之旅。
为摆脱汉字既定造型以及书写惯性对创作的束缚,曾翔还采取了一些极端的反常规的书写方式,如倒书、反书、左手书甚至盲书。作为书法家的曾翔,他因此受到病垢,而作为艺术家的曾翔,他却要因此受到激赏。书法界不缺书法家,缺的是艺术家。

具有先锋意识的书法家

著名画家、评论家魏广君评价道:“曾翔的本色作品是用笔豪放、硬朗的一路。眸之于其作品、随神思其游走,你又会透过他画面所图之景,所抒之意,感触到他‘泉石膏肓,烟霞固疾’的心性。咀嚼这些作品,就感到其有高致于林泉间的心境。他以坦白清廓的内心世界,所焕发出的高旷情怀,也当是出乎吾楚人之本性。”
曾翔说:“一个书法家,首先要是一个汉字的设计家。过去老把汉字的书写局限在书法范围内。如果把学习书法扩展为“学习汉字艺术”,把着眼点放在汉字本身的艺术性上,放在汉字造型的美上,可能会更有价值,思路会更开阔,前卫、传统、古典的界限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说,现代构成是书法现代性的形式标志,而平民化则是现代艺术最典型的精神特征。从这种意义上说,曾翔书法中所体现的平民精神和民间格趣,使他成为先锋书法艺术阵营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书家之一。而他和其他先锋艺术家的区别在于,他从古老的书法源头,发现了书法最令人振奋的拓展空间,这一发现,使曾翔在对经典帖学意义进行个性化消解时,根扎在本土的文化土壤中,而不必顾及中国本土先锋艺术家所无法回避的“身份焦虑”问题。
印象派画家高更曾在致斯特林堡的信中说:“文明让你受苦,野蛮让我返老还童”,这句话用在曾翔身上倒是十分恰当。与传统文人创造的经典帖学相比,曾翔的书法无疑是“野蛮”的,有失“优雅”的,但却是充满活力的。朴拙、欢愉、天真、快乐,构成了曾翔书法的品质,每次看他的字,似乎能听到他下笔时爽朗的大笑和发自内心的“好玩”的感叹。
刚过知天命年龄的曾翔,其艺术正渐入佳境,但中国书法的特性决定了这只是个开始。因此,还有更高的目标等待曾翔去迈进。[2]

3出版编辑

《曾翔书法篆刻作品集》、《当代名家新作——曾翔卷》(荣宝斋出版社),《中国书法家书风——曾翔卷》(人民中国出版社,《汉字印象》、《曾翔书画作品集》、《曾翔画虎》、《曾翔08新作》(中国汉字出品中心),《曾翔篆书千字文长卷》;主编《中国书法艺术大师——颜真卿》、《世界艺术大师——克里姆特》(河北美术出版社),《草书入门电视书法教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等。[1]

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279522.htm?fr=aladdin
 

 

【文化桥·名人访谈录】

 

曾翔:大众审美就是把书法看成字

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来源:《艺术生活快报》2009-12-16 12:57:29
http://s7/bmiddle/001SMMmBzy6J3eqLqkef6&690

  面对国内普通大众关于“书法的门槛很低”的观点,曾翔更多的只能是无奈。他认为,现在学校对书法艺术的教育仍停留在技法上,评价标准也仅仅是“能否读懂”,这些都造成了中国书法创作现状的最大误区。


  约定俗成的书法


  艺报:你所提倡书法的纯真性,是否可以认为是人的纯真本性的一种表露?


  曾翔:我认为书法有两极。一是十岁前儿童写的,没有社会性的因素影响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尤其是没有经过少年宫训练的儿童写得最好。书法不像绘画,它不需要任何的社会影响。再一极就是80岁以上的老人,写的书法也很纯真,可以不受任何外物干扰。


  艺报:你说的老人是受过训练的还是没受过训练的人群?


  曾翔:都有可能,知识分子更有可能性,如果他没受过二王以后的训练,可能更纯粹。我在创作的时候就尽量把已有的技术手段抛开,用真情来写字。


  艺报:你尝试了有多少年?


  曾翔:时断时续的,其中会有矛盾,因为社会上不认同,被称为是胡涂乱抹或乱写。但我认为是真情流露。


  艺报:你认为很多书法家主要把功夫花在技法上,而没有把艺术最本质、最真情的东西体现出来?


  曾翔:当前书法的教育和社会的认可度停留在技法的层面上。有时候技术会束缚纯粹艺术的创作。书法目前处于约定俗成的状态。


  艺报:书法能掌握一定的规律吗?


  曾翔:实际上和绘画一样,书法的形式很重要。要造型准确,就一定要忽视它的字义,多关注形式特征,它为什么大?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小?我们需要从观察的思路开始,改变已有的学习法则,譬如中锋用笔、双钩执笔、悬腕等等,都是老一套的书法教学,让大家兴趣索然。


  艺报:你认为你的书法是打破传统常规创作思维的?


  曾翔:我的书法趣味性很强,我是把它当成一种艺术。我们多年的书法教学实际上只是一种新的美术字的教学,而非艺术的教学。


  艺报:但是我们刚入门的时候就有一套规矩束缚住我们。


  曾翔:很多少年宫的学生高中毕业之后,有百分之九十的孩子都再也不愿意去学习书法了,因为他在学习完那一套基本法后就没什么新意和乐趣了。


  艺报:这是我们的评判标准导致的吗?


  曾翔:来源于多层面的,比如说我的父母没有写过字,我小时候给我们村写对联,那时候他们觉得我写的字还不错,后来我在北京呆了几年再回去写,我父母就说:你怎么退步了,是不是没练字?这就说明来源于家庭的审美观和我的进步有距离了。其实大众审美就是把书法看成字的,而不是站在艺术的立场上审视的书法的。


  学艺术要“过河拆桥”


  艺报:大众的审美标准是什么?


  曾翔:大众关心的就是能不能看懂,社会就是从这个层面上来要求你。他们买的字一要买名家的作品,二是他是否能读懂。这些就直接干扰了教师的教学标准,尤其是教儿童的老师。他们教的小孩要参加区的、市的教委系统的比赛,获了奖就有加分,而评比的标准是什么?这个评比的标准就是模板,如颜体、柳体、欧体等,而不是艺术性。


  艺报:最后培养出来的一个班50个人都是千篇一律的,没有孩子的天真性和童趣味。


  曾翔:我看最近教委也在改革,但究竟怎么改革还是个问题。


  艺报:你的老师刘炳森老师讲过:做人要老实厚道,学艺术要过河拆桥。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吗?


  曾翔:做人老实厚道,注重德行的修行厚道,本身就要尊重老师。而搞艺术呢,用李可染先生的话就是:用百倍的力量打进去,用两百倍的力量打出来。艺术创作不能亦步亦趋,照猫画虎。


  艺报:书法创作要考虑的问题是不是比绘画创作的要多一点?


  曾翔:现在搞书法的有一部分人在思考,有大部分是在随大流,整体上有思想的还是太少了。很典型的现象就是,艺术家还是在为生活而奋斗,无法摆脱物质的引诱。为什么书法让人家看得懂?说了半天还是为了生存。我刚才从荣宝斋回来,荣宝斋柜台上摆的东西,几乎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因为这才有销路。所以探索的道路还是挺艰难的。


  艺报:进入书法的门槛是不是比较低?


  曾翔:时代的局限性使我们对书法的认识肤浅,有些人觉得自己用钢笔写的很好,只要一转换就成拿毛笔了,实际上书法的门槛是很高的。艺报:但是随着社会慢慢地发展,也不排除大家有一种更客观的态度。


  曾翔:书法发展到今天,人们花了很多钱买过很多教训,以往只是拿耳朵听,不会拿眼睛看。


  艺报: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书法更多地是作为一个独立艺术种类出现了。


  曾翔:我们过去把书法叫做中国文化的核心之核心是有道理的。而现在社会上的传统文化热,也预示着书法的前景越来越好。

http://news.artxun.com/shufa-1532-7659665.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