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林黛玉叛逆性的研究

(2017-01-25 19:09:28)


高二(2)朱李欣佳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她敏感,孤独,惹人怜惜;却又才华横溢,活出真我,令人钦佩。细细研究黛玉这一形象,会发现令人瞩目的不仅仅是她的才情,还有那封建女子少有的叛逆性。她不与封建的世界观妥协,她为爱而生为爱而死,她用自己的一生去与宿命对抗。

一.           黛玉的叛逆性

1.对于命运

1)“金玉良缘”

黛玉与宝玉的情感发展中最大的矛盾冲突便是金玉之说,黛玉每每用这来挖苦宝玉:

“你有玉,她就有金来配你,她有暖香,你就没有冷香来配吗?

“我知道你心里有妹妹,只是一见到姐姐就把妹妹忘了... ...

黛玉无时无刻不把此放在嘴上,这其实是在不断试探宝玉的心,向金玉之说提出挑战。用她自己的话解释便为:

“你心里自然有我,虽有‘金玉相对’之说,你岂是重这邪说不重我的。我便时常提这‘金玉’,你只管了然自若无闻的,方见得是待我重,而毫无此心了。”

由此可见,黛玉对金玉之说看似十分看重实则是不屑的,她纵是内心为此痛苦焦虑,却没有一刻放弃对爱情的追求。黛玉与宝钗针锋相对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宝钗有金,她有心。她没有受世俗谗言的影响,不相信宿命论,努力去争取自己的自由爱情。

2)性格的高傲

     黛玉高傲的性情,一直饱受争议,这恰恰也是一种叛逆。黛玉父母早亡,寄人篱下:

“父母若在……南边的景致,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桥,六朝遗迹……多少下人伏侍,诸事可以任意,言语亦可不避……香车画舫,红杏青帘,惟我独尊……今日寄人篱下,纵有许多照应,自己无处不要留心……不知是前生作了什么罪孽,今生这样孤凄!真是李后主说的‘此间日中只以眼泪洗面’矣!”

她的孤苦无依可见一般,如果她屈服与命运,那么她一生便唯唯诺诺,趋炎附势,但她偏偏说“不”,她的自尊与敏感铸就了她这样的性格:

“今至其家,都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走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

黛玉不愿意有丝毫落后与别人的,即使寄人篱下,也不可失了自己的尊严。她不甘示弱,她在内心深处总想要与她的这种命运进行抗争,因此又特别显得高傲,一般不愿意与别人周旋,特别是不愿意故作虚伪去逢迎别人。

这或许也就是黛玉讨厌刘姥姥的原因吧,同样的是投靠亲戚,刘姥姥的谄媚令她不屑心烦,敏感的她认识到自己的处境本质上是与刘姥姥相同的,她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

2.对于封建社会

1)对自由爱情的追求

宝黛之恋堪称绝恋,两人共同具有的叛逆性使他们的爱情成了封建社会中开出的一朵奇葩。不要家势财富,只要一片真心;不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要“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黛玉对宝玉的情是入骨的,是毫无退路的:

“她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不去采取行动,以便赢得人们的认可与同情,只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一切只为了自己的心,去圆那一场木石前盟,最后使自己处于绝对孤立的境地,生活的道路渐走渐窄。”

 宝玉又将北静王所赠蕶苓香串珍重取出来,转送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来的。我不要这东西。”遂掷还不取。

黛玉的痴是她悲剧命运的根源。

2)仕途观

黛玉是红楼中唯一不以仕途为重的女子,她活是为了自己的心,她希望活出真性情,所以她懂宝玉。宝玉在第三十二回中说:“林妹妹不说这样的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她生分了。”

这恰恰也是她天真体现,她爱宝玉,爱的毫无顾及,所以她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的未来。宝钗因为金玉之说而劝宝玉,袭人因为是宝玉内定的妾而劝宝玉,王夫人因为母为子贵而劝宝玉,她们考虑的气势都是自己。唯有黛玉关注宝玉说想要的。

3.  对于贾府的环境(冷漠,势力)

1)对于真我的体现

   贾府看似齐乐乐融融,其实内部环境是冷漠而势力的。红楼梦中曾多次写到人的哭,如宝玉挨打那一回。宝玉

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利害。听了宝玉这些话,心中提起万句言词,要说时却不能说得半句。半天,方抽抽噎噎的道:“你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一句话未了,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黛玉便知是凤姐来了,连忙立起身,说道:“我从后院子里去罢,回来再来。”

与宝钗相比,黛玉要纯粹许多,这需要勇气。宝钗聪明,大方人见人爱,却一次又一次的压抑自己的本心,

“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的玩器全无。案上止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二.悲剧

1.  封建束缚

黛玉的叛逆是有时代背景的,她叛逆,但她也受封建礼法的束缚,她也遵守纲常伦理,开放与叛逆是两回事。所以在那个只有偷情而没有恋爱的社会里,宝黛的爱情受到重重阻力

 

2.  身份地位

黛玉是寄居贾府的孤女,没有依靠,聪明如她,她知道贾母的疼爱终不可靠,因为贾家才是她心中真正关心的,情感倒再其次。黛玉看透了凤姐的势力,看透了王夫人的无情,她明白自己终有一天会变成一人,于是她恐慌,他对宝玉的情一次又一次的试探。宝黛爱情的悲剧也来源于此,没有父母之言,爱的再深也只是风雨飘摇,毫无定果。

3.  本身的矛盾性

黛玉的自尊自傲是她最大的一个性格特点,从初贾家的小心翼翼“今至其家,都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走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

到被比作戏子的勃然大怒

林黛玉本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哪里容得别人把她比戏子?这个事本是王熙凤挑起来的,但是王熙凤倒乖,偏偏不敢明言,别人也不敢明言,为的是怕黛玉恼;湘云明言了,宝玉却为她捏一把汗,怕她得罪了黛玉,于是连忙向湘云使眼色,不想却被黛玉看到了。因此湘云恼他,黛玉也恼他,而且认为他比别人不比不笑还利害,因此一股无名火发在宝玉身上,使得宝玉进退两难。但是我们却不能据此责怪黛玉,说是黛玉太小心眼了。只要设身处地想一想黛玉的处境就会理解:她原是孤苦无依才投奔了来的,何况她又生性聪明过人,对任何细微的事物都非常敏感,因此不如意的事自然就会时常袭来。在“病潇湘痴魂惊恶梦”以后,当探春湘云来看她时,“黛玉见他二人,不免又伤起心来。因又转念,想起梦中,‘连老太太尚且如此,何况他们?况且我不请他们,他们还不来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自由女神
后一篇:无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