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后反思的技巧
(2015-05-19 09:19:55)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教育笔记 |
考后反思的技巧
小仵的天空
应考一般会经历三个环节,即:复习备考,考试应答,考后分析反思。这三个环节对于提高我们的学业水平,增强学科能力同样重要,大家通常都会比较重视前两个环节而忽视第三个考后反思的过程,现在我跟大家谈谈考后反思的一些具体的建议和体会。
考试的功能一般来说有两个:筛选检测的功能,学习提高的功能。当考试结束之后它的筛选检测的作用就算结束了,但是考试的学习功能却一直都在,所以我们通过对试卷试题和自我答卷情况的分析与反思,可以让自己更清楚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摸清自己的只是底数。并且及时找到自己盲区和缺憾,及时地调整提高。
拿到批阅结束的试卷,在对自己的成绩或惊喜或感叹捶胸顿足的后悔之后,要静下心来仔细理性的进行分析。
我们分析试卷时站位要更高,要能够从命题人和答题人两个角度去去分析。
一·首先要摸清试卷的构成和命题意图。
1.明确考试命题的范围。
2.了解考点的分布。
要弄清每一道题的考查要点,各个考察的知识点用不同的标记进行标识,比如天体运动用对勾,匀变速运动用三角,牛顿定律用圈-----然后对试题进行归类汇总,统计出各知识点都有那些题在考察,有多少道在试卷中占的权重是多少。
3.对试卷的命题的成功与事物进行评价。
比如试题类型的规范性是否符合高考的命制要求。高考物理试卷四部分组成:选择题必须明确指出单选和多选;实验题为力电各一;计算题要求有明确的验算和说明;选考题为一大一小两道。
其次从知识点的分布要求来分析,看试卷的试题分布是否全面合理,有哪些考点遗漏和重复了。
比如选择题中首先14题为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的考察,天体,平抛与圆周,电场,磁场,电磁感应,受力分析,运动图像的处理,交流电是必不可少的选择题构成。而实验题和计算题则是力学与电学二分天下等等。
再次要看看试题的难易程度是否符合高考标准差的常规要求。
这个环节的分析表面上看好像只是要求老师来做的,但是咱们有意识地每次考试都做这些命题老师才做的分析,那么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潜移默化间就上升到了命题老师的高度,那么我们应试的时候自然就会得心应手了。
二·分析自己应试过程中的得失。
1.首先找到自己本次应试中自己做得成功的地方。
应试的心态,试卷应答的时间安排,试卷书写的规范性与整洁性,成功率高的题型与考点-----这些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及时地发现并整理。
这个环节的设置首先是从心态上给自己一个成功的暗示,其次也是对自己已有成功做法的整合提高,要让每次考试都成为一个自我升华的好契机!
2.分析自己试卷中失误点。
出错的地方有哪些,出错的原因是什么,要填一下我给大家设计的考后提升卡,见附录。
|
|||
题号 |
失误原因分析 |
正确的解答过程 |
感悟与经验 |
|
|
|
|
失误原因:1单纯粗心涂卡错误。2计算失误
|
三·针对训练
试卷的分析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找到错误,然后整合提高,所以在分析之后的及时地补差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1.首先真正的对失误的题型和考点弄清楚,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为此我给大家在提升卡中设计了后两项:正确的解答过程和感悟与经验。在弄懂的基础上,要认真的填写。
2.对失误题型进行变形拓展训练。
试题变形的技巧一般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做:
把已知的控制条件进行修改:比如实验题可以对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数据处理的方法等等,进行修改与变形。
对问题的设问角度进行修改。
对数据的约束条件进行修改。
3.新题配套训练。
及时足量的做补差针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