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货的简单幸福和快乐
小仵的天空
夏天喜欢吃碗凉皮,楼下的凉皮现在都涨到四块钱一张了,记得十年前凉皮才一块五一份。一到周末,哥哥就拉着我到新百对过的青年街,找到那家吃惯了的陕西汉中凉皮摊子,跟老板打着招呼找个空位坐下来,我们一坐好,老板马上就从成摞儿的凉皮上揭起一张放在砧板上,右手挥大刀左手弯曲四指按着厚嘟嘟的本白色的凉皮咯噔噔咯噔噔的就切成了大宽条,然后把凉皮松松的抓到碗里,小刨床儿刷刷刷往两面上擦一层黄瓜丝儿,再抓一把面筋块儿,浇上酱油
醋
蒜汁儿撒上麻酱花生芝麻碎,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还要舀上一大勺子油泼辣子,火红的辣油顺着凉皮儿一层层慢慢向下浸润,筷子还没搅拌,那辣香爽滑就已经扑鼻而来了,噼里啪啦的吃出一头汗来,爽!
龙应台说:所谓兄弟,就是家常日子平淡过,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择和承受。我们聚首,通常不是为了彼此,而是为了父亲或母亲。
很高兴我们兄弟除了围绕妈妈爸爸的话题之外还有很多的共同的话题,社会的,八卦的,更有我们都爱的:好吃的。
哥哥和我一样都是爱吃的人。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吃这一方面更需要有同道一起咂摸品评才能吃出应有的味道,所以爱吃的人更愿意呼朋引伴,大家一起找出更多生活的乐趣来。
爱吃的人对美味的嗅觉是最敏锐的,广安街的烤串西大街的羊大碗儿再忙活也能抽出时间去犒劳自己一番。工作餐有时候吃的顺口了也会呼朋引伴。记得那年我是大二,哥哥在市一招开会七天,吃了第一天的工作餐就觉得味道不错,第二天就跟新认识的同伴儿要了几张餐券,喊我过去一块儿搓:“满十个人就开桌,你谁也不用搭理,只管交了饭票儿敞开了可劲儿造就行。”
无意中到新华路上的老驴头儿吃了一次驴肉火烧,感觉那里的地道的保定味道还是真诱人,就带着哥哥在光光中考结束的那天狂吃了一番。
俗话说喜欢啥就能碰到啥,总能不断发现美食,哥哥就是有这样慧眼的人,即使老妈生病住院我们在焦急忙碌之余也能找到美食来放松自己。我们倒着班儿伺候,一到中午打发老妈吃了病号饭,老哥就会带着我去周围寻觅美食。老妈住省二院呼吸科时,中午哥哥发现了九中口上的牛肉罩火烧,店铺不大味道比清真寺还正宗。住省四院除了品尝燕凤楼的红肠鲜肉包子之外,还找到了高建民驴肉火烧。住市二院时,出医院向东一拐一条街上小吃摊儿林立,住院二十多天小吃也扫了一遍儿,最终相中的是无极黑白饸酪和灵寿腌肉手擀面,这些底层小店服务热情,民间气息浓郁醇香味儿正,直到现在我们偶尔还会专门绕过去吃一次。
其实,有时也并不是真的那么的馋那些小吃或者大餐,只是觉得,这样简单地吃的形式,让我们有了更多相聚的时刻,所以现在即使再忙隔一周或者两周,都会喊上光光老爸老哥或者老姐一起到附近的饭店吃上一顿,也许只是喝了几碗荷叶莲子粥,吃了几张熏肉大饼,但是那些我们喊叫着争论点的菜式的热闹,哥哥姐姐自自然然的照顾我的细节,都很温暖。
吃,让我们可以有更简单直接的相聚的理由;吃,更让我们本来就亲近的心有了更多可回味的难忘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