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使课堂有效的几个片段

(2013-04-05 07:39:04)
标签:

教育笔记

手机博客

杂谈

分类: 教育笔记
听张惠英所长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已经有三次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心得。
古语云:大道至简。又说: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无论课堂形式如何变化,教学模式如何命名,最关键的还是要真正的尊重学习主体:学生,只有真正的尊重他们,了解他们,才能激发他们持续的学习热情和对课程的需求与认可。
张老师说:老师要真正的懂得学生,了解懂得他们的情绪,思维习惯,知识底数。更要懂得学生内在的渴望与需求。这样才能真正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和点拨,激发持久的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认为,需求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每个人最快乐的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的过程,所以在课堂设计中要尽量的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课堂环节中来,在参与过程中体验成功的过程。对于不同层次的同学设置不同梯度的要求,让愉悦的感受在更多的同学心中蔓延。
尊重和悦纳会让老师与学生双方都受益良多。我带这一届学生一年半的经历也证实了这一点。面对差班我的想法尽量多讲些,讲细点让大家尽快的赶上来,学生调皮捣蛋的时候也没好脸色,但是几个月下来成绩并不理想。有一次学生刘帅说:老师你上课高兴点吧。是啊因为不愿意接受他们的现状与自己心里预设的落差,自然就会心存不满,不满就无法悦纳和接受他们,这样双方都不会开心。
想通了这一节我豁然开朗,首先开心的接受他们的现状,这才是真的懂得他们,才能有地放矢的引导他们。这样在差班上课慢慢地不再是煎熬而是愉快的旅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