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涂抹在时事边缘的星星点点
小仵的天空
文字是一艘远离喧嚣的小船
1.
莫言获奖必将引起一场文学热,媒体的炒作也在所难免。但愿明天开始的炒作别只停留在挖掘莫言的家事和隐私,而应该更多的扩大到作家群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深层次思考与挖掘上,扩展到激发广大青少年热爱文学,热爱语言文字的阅读与写作上。只有这样这股热才会维持得更持久!
2.
莫言大部头的文字有着浓重的乡土气息——是那种带着新鲜的腥味儿的泥土,厚重却耐看。他的一篇散文我也印象深刻:《陪考三日》家常的絮说中那股浓浓的父爱让人怦然心动。莫言得诺贝尔奖实至名归,我觉得是对八十年代涌起的作家群的一种褒奖!
3.
【新京报:差生得诺奖警示我们的教育观】今年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约翰·格登,曾被同学讥笑为“科学蠢材”。一名老师评价:“他连简单的生物知识都学不会,根本不可能成为专家。”格登最初读的是古典文学,后又转向动物学。
----爱因斯坦也曾被认为是差生,科学研究要的是沉静的心态,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独到的选题方向,正确的科研方法。所以科研取得大成就的人往往是那些在常人眼里木讷不合时宜的笨人。我们现行的教育与选拔体制更容易滑向培养急功近利或遵守游戏规则的人,缺乏长远定位与战略,因此很难出大师级人物.
4.
参加朋友的婚礼总是不愿看这样的桥段:爸爸挽着女儿的手在红毯的这一端,然后在司仪煽情的话语下最后拥抱缓缓的起舞,再把女儿的手交到新郎的手里……我总是会莫名的红了双眼,是为新人的幸福而激动更是为那父亲感动:这一送有多少的不舍与忐忑,又有多少的对挚爱幸福的期许与祝愿啊!
现实已是如此绚烂又何必刻意渲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