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味儿
小仵的天空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腊月二十五扫房土----转眼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五了,年越来越近了,年的味道在身边似乎也越来越浓了。
喜欢行走在过年的浓浓的烟火味中,淡淡的欣喜的渴望为新年的到来做着琐碎的准备。
小时候很喜欢看大人们在年节到来之前的那种喜悦地忙碌:洗洗涮涮,扫扫抹抹;准备着各种过年的特有的吃食;采买各人的穿戴。而蒸年糕这是其中的一项大工程,那时候很多家买了黄米,淘洗干净湿湿的,就到附近的村子里找一个碾盘,放上一个小笤帚排上队大人小孩嘻嘻哈哈的在一起笑着闹着,似乎碾米面的活计不是一种劳动而是一种难得的狂欢。轮到自己了,把米薄薄的铺在碾盘上然后有大人们推着碌碌缓缓地在上面碾压过去,不是的还用小笤帚扫一扫用手抓起来看看压的成色,另外在边上摆一个笸箩,架上一个小筛子把面细细的罗一遍。然后就装上小三轮车有小孩子骑上,大人在后边推着高高兴兴的回家,支上大柴锅,烧一大锅水,放上大篦子,细细的把白菜叶子铺在大篦子上,接着用手抓着黄米面厚厚的撒一层再把大红枣铺一层在上面,盖上锅盖,大火烧起来。15分钟后再撒一层,如是者三四番,当大气冒上来时,黄亮亮粘道道的黄米年糕就可以出笼了!
把大篦子提起来反扣在事前铺好的大砧板上,双手沾上凉水趁热使劲的按压一遍,筋筋道道的年糕才算做的了,就等着凉下来后,用大片刀细细地切成需要的长方条,晾好后收到冰箱里或者阴凉的地方就得了,哈哈哈往往不凉啊小孩子就迫不及待的下手抓起来往嘴里塞了!
我喜欢这样的制作过程,可惜老妈始终都学不会,所以我们家从来也不进行这样的传统的制作,我只好看着别人家的制作过过瘾,舅舅姨妈姑姑知道我喜欢吃年糕,所以每年都会给我们送过来一些,参加工作后,我的哥们也经常把他老妈的作品送给我分享。
前一段时间小秦给我讲解了一遍如何用电磁炉制作小年糕的方方,我忍不住试了几次,呵呵效果不错啊!
其实年味儿足的地方还是在乡下,到那些地方去有更多的古朴的耐人寻味的传统的东西还保留着。想去那里了,你知道吗?
感谢薇安晴天提供的边框
|